超強冷空氣跟着降雨

  又來了!

  這是時候,

  來一頓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火鍋,

  一定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但是

  蝦丸裏沒有蝦,蟹肉棒裏沒有蟹 ……

  這樣的“假火鍋”你還喫嗎?

  最近,南京市民小吳反映說,一直以來他在海底撈必點的蟹肉棒,前段時間改了名字,變成了蟹味棒,一番打聽之後才知道,蟹肉棒裏本來就沒有蟹,有顧客反映後,店內才改成蟹味棒。

  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上售賣的蟹肉棒大多名不副實,不少是魚肉製成。在南京市秦淮區科巷一家重慶火鍋店,記者看到特色菜中有不少丸類,其中,撒尿牛丸 18 塊錢一份,蟹肉棒也是18塊錢一份。當記者追問蟹肉棒是不是純蟹肉做的,門店經理回應說:肯定不是蟹肉做的,至於有多少蟹肉成分,他也不清楚。

  這樣的現象在火鍋、燜鍋、麻辣燙等店內都非常普遍。在另外一家燜鍋店也是這樣。菜單上,每份200克的蟹肉棒價格標爲 28 元,店員非常直白地告訴記者,“我們是仿蟹肉棒,不是真蟹肉棒”。如果你仔細看下包裝袋上的成分表,配料基本上都有十幾種,光食品添加劑就有7、8種,主要成分要麼是魚糜,要麼就是豬肉,根本沒有龍蝦和螃蟹。

  蟹味蝦味是添加劑做出來的

  蟹味棒、蝦味丸、仿製蟹肉 …… 生活裏我們買到的蝦蟹製品並不純正,可爲啥難從外觀和味道上判別?

  江蘇省農業科學研究院農產品加工所劉小莉研究員解釋,大家生活裏經常喫到的都是仿真食品。" 並不是說蝦肉或者蟹肉的成分帶來的天然味道,它的味道很大一部分是食用香精做出來的味道。" 此外,配料表上的穩定劑、增稠劑等添加劑的使用,是爲了保證它的形狀和質地。" 比如說口感要 Q 彈,就需要加食用膠。"

  不過,她也強調,雖然是添加劑,但只要含量不超標,都是國家允許採用的。" 營養上肯定不如新鮮的海洋產品。" 不過,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想要解饞,也可以選擇這些。

  一款龍蝦風味球產品,配料表內沒有蝦

  按照國家規定,羊肉、牛肉、蟹肉製品只要含肉量超過8%,就能稱爲相應的肉製品。很多商家正是因此打了擦邊球,用魚肉加上各種香料調出不同的品種,實際上幾乎沒有太多營養價值。這類速凍丸子還是少喫爲好,如果用它代替魚肉蟹肉,時間長了只會營養不良。

  衣服殘留火鍋味越重則添加劑越多?錯!

  “喫完火鍋衣服上味道越濃,留得時間越久,說明湯底的添加劑就越多”。最近,這套判斷火鍋店湯底添加劑的“民間土法”,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

  真的是這樣嗎?喫完火鍋後,衣服上的味道是從哪裏來的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麻辣火鍋裏香辛料的味道被水蒸氣帶到空氣中,就會附着在衣服上,而且油滴裏的香味分子在衣服上不容易揮發。而味道持久度和濃烈度又與通風情況、衣服材質有關,清油火鍋就不會有太大味道,牛油火鍋的味道就會很重。”

  細心者不難發現,在火鍋店喫火鍋後衣服上的味道,要比我們自己買火鍋底料在家喫火鍋後衣服上的味道大。於是,有人懷疑,這是火鍋店的火鍋加了傳說中的“一滴香”導致的。

  “在食用火鍋的過程中,可以觀察火鍋的油。如果火鍋油量不是很大,但是味道卻特別香,那就比較可疑。”朱毅表示,但用衣服上氣味的殘留時間和濃烈程度,來判斷火鍋是否用了“一滴香”並不科學。即便火鍋湯底使用了“一滴香”等添加劑,也不存在加入的添加劑越多,衣服上的味道就越大的情況。

  西南大學食品安全學院教師劉文宗認爲,某些人羣可能對氣味比較敏感,某些衣物材質也可能更容易被氣味附着,加之其他外界因素,不能僅憑衣服上殘留的味道,來估算添加劑的加入量。至於添加劑含量的檢測,應通過專業人員使用專業儀器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毛衣、羽絨服之類的衣服更容易吸附味道,冬天喫完火鍋後,這些衣物上的味道會比其他衣物更加明顯。想要去除衣物上的火鍋味道,可以在洗澡時將衣服掛在浴室,次日再通風晾曬即可;還可以把檸檬水直接噴在衣服上,掛在通風處。

  江蘇新聞廣播

  《新聞服務區》節目組

  來源:現代快報、揚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