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高若天

由中國科學院學部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聯合支持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於2019年12月7日、8日在深圳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國際密碼協會會士(IACR Fellow)王小云院士,在大會上進行了主題爲“Hash函數與區塊鏈技術”的開幕報告。

王小云院士在報告中爲大家介紹了區塊鏈的起源——密碼學,內容涵蓋了密碼學的重要性、密碼學中的哈希函數、以及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的密碼學原理和區塊鏈的應用領域。

她在演講中表示,密碼是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加密算法、數字簽名算法和Hash函數是密碼學三類基礎算法,其中Hash函數是區塊鏈的起源性技術。她指出,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創造性地解決了如何在無許可環境下達成共識的問題。區塊鏈技術的安全屬性方面,其一致性確保了所有用戶記錄的區塊鏈數據相同;鏈增長速度確保了區塊鏈區塊數量增長速度的穩定;鏈質量確保了區塊鏈中敵手生成的區塊數量不超過可容忍比例。

在說到密碼學的重要性時,王小云院士提到“密碼是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它的關鍵科學問題是數學問題,包括基礎數學、應用數學等。密碼學應用帶動了多個基礎數學問題研究取得突破,同時數學領域的突破也極大地推動密碼產業的高速發展。除了數學難題外,密碼學也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科,如運籌學、人工智能等。”

王院士對我國的密碼學充滿信心,“在密碼協議方面,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都是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同時她也指出了我國密碼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哪個國家先制定標準,就掌握了先機。我國亟需搶先制定物聯網、車聯網、區塊鏈、國產操作系統等密碼協議標準與技術規範。” 談到密碼學和哈希函數具體關係時,王小云院士解釋到,“哈希函數是區塊鏈的起源技術,在哈希函數下的簽名技術是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是哈希函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是一個老概念了。”大力發展哈希函數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效性,另一方面是哈希函數能抵抗基於數據篡改的所有攻擊。

從1979年密碼學家Ralph Merkle提出Merkle-Damgard結構,到2009年中本聰提出比特幣,經過30年發展,區塊鏈從最早的密碼學結構逐漸成熟,已從金融領域逐漸擴展到供應鏈金融、供應鏈溯源等多個領域,解決了多個行業痛點,爲我國加速普惠金融,加強供應鏈防僞溯源提供了新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