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哥哥下指令弟弟管風控 趨同交易4.95億元 最後還虧310萬元

一位私募基金產品投資經理,在管理產品期間,用個人賬戶與公司產品趨同交易4.95億元,這些錢均來自於自己和配偶的自有資金,結果,還虧了310萬元。

這不是笑話,而是最近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公佈的違規操作。

內幕交易虧損310.35萬元!

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上海天猊投資控股股東、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杜景濤的普通和信用賬戶,與天猊投資旗下天猊1號基金和中金公司的收益互換業務、天猊1號基金普通證券賬戶的趨同交易累計達4.95億元,共計虧損310.35萬元。

具體來看,第一次趨同交易是在2015年9月7日至2019年8月6日,天猊1號基金與中金公司的收益互換業務交易股票32只。該期間內,“杜景濤”信用賬戶先於、同步於或稍晚於天猊1號基金與中金公司收益互換買入相同股票23只,趨同交易成交金額18701.32萬元。

第二次則是在2015年8月11日至2019年8月6日,“杜景濤”普通賬戶和信用賬戶先於、同步於或稍晚於天猊1號基金普通證券賬戶買入相同股票83只,趨同交易成交金額30844.91萬元。

一個關鍵的信息是,杜景濤在其調查筆錄中陳述,賬戶的交易由其本人決策和下指令,由其弟弟杜景思負責執行,操作地點在天猊投資辦公所在地。

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杜景濤從業年限達22年,分別從事過投資銀行,風險投資,互聯網創業等工作,其弟弟杜景思擔任合規風控、信息填報負責人,管理風控的都沒有察覺到這些交易行爲是違規的嗎?

基金產品交易信息可不是公開的

另外,杜景濤還在申辯材料中提出,天猊1號基金的交易信息不具有重大性,且隨時對基金份額持有人公開,不屬於未公開信息。

其對天猊1號基金和其個人證券賬戶採用相同的投資策略,並已事前告知天猊1號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故杜景濤個人賬戶先於、同步於或稍晚於天猊1號基金買入相同股票的行爲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也未違反對天猊1號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信義義務。

這可令人有些詫異,小編在採訪機構時曾多次聽到,我們不能談買了什麼個股,這是不符合規定的,所以交易信息怎麼會不屬於未公開信息呢?

中國證監會也表示,基金產品的交易信息不同於投資策略,根據當事人在聽證會上的陳述可以認定,天猊1號基金交易信息屬於未公開信息,杜景濤作爲基金從業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知悉天猊1號基金交易標的股票的未公開信息,利用其個人賬戶先於、同步於或稍晚於天猊1號基金買入相同股票的行爲,確實違反《私募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五)項的規定。

別想着靠內幕信息大賺一筆!

看到這一消息的多位私募人士紛紛向記者感慨,內幕信息交易在這個時代是賺不到錢的,現在是認真做基本面研究的時候。

從過往案例也可以看出,內幕信息交易導致虧損的事件在近些年真是不少。

比如,之前認利用未公開信息幫助女友進行股票交易的吳姓基金經理,內幕交易金額4377.73萬元,結果虧了157.19萬元。

還有上市公司高管在本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之前,通過個人和信託賬戶購入公司股票,結果虧損額逾2000萬元。

今年1月,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也公佈了一則內幕交易處罰決定。

A股上市公司引力傳媒戰略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張劍銳,將公司的內幕消息透露給丈夫杜興前,杜興前在收購期間利用內幕消息購買引力傳媒的股票,不僅虧損了3.74萬元,這對夫妻還被罰款30萬元。

“內幕交易真的是以前的套路了,現在靠內幕消息進行交易不僅處罰力度加大了,也賺不到錢的。”滬上一傢俬募機構的董事長表示,A股市場已經逐步成熟,基本面研究纔是收益的主要來源,而且在逐步推行註冊制之後,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進一步加速,即便是牛市,也會有公司退市,有機構踩雷,因此不管是公募還是私募都要提升投研能力。

(原標題:哥哥下指令 弟弟管風控 趨同交易4.95億元 最後還虧310萬元)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