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已經開始了清退,政策倒逼企業退出市場,主動擠破泡沫。這事我覺得已經開了先河,後面效仿的地方政府會越來越多。 清退小平臺對投資人和對監管都有,過小的平臺往往出風險的概率大,而且監管難度大,上峯直接清退了,這風險就掐死在萌芽狀態了,我預測行業清退將會持續開展,這對咱們來說也不壞,最多就是把錢退給你,你換個平臺投就是咯。 清退的平臺會有多少?其實這是根據規模來看,像杭州是存量不足1個億的平臺,這些平臺都是極小極小的平臺,大部分我們聽到的平臺存量起碼都是十幾個億。 清退雖然沒有明文標準,小馮妮兒認爲待收極少、涉及投資人少的平臺將是重點清退對象。對於那些待收多但不合規的平臺上峯不會一次性要求清退,而是會讓這些平臺逐步降低待收,幾年內完成清退,但這話不會明說。 我得到一些消息,有一些不合規的平臺上峯已經直接接管,指導平臺開展工作,這麼做是不想讓投資人恐慌,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讓風險持續蔓延,幾年內慢慢清退離場對誰都有好處。 這波清退唯獨對不起的是那些草根創業者,本來人人皆可開平臺,現在沒一定的資源和背景,這事肯定是幹不成了。但是網貸這幾年發展下來,上峯看到了信貸市場的廣大,雖然不讓草根小平臺幹了,但這生意國家隊可以接手。 現在,國家隊正在跑步入場,明年就能感受到。 這段時間上峯討論會一直不斷,一個很重要的討論問題是正規機構如何切入消費金融、個人信貸的市場。純民間機構做網貸上峯監管難度極大,既然這樣就讓持牌機構去拓展這市場,但純銀行是沒什麼動力去做這種小微借貸的,所以後面將會有一批持牌機構的下屬公司成立,專門做網貸平臺的生意。 與草根平臺不同的是,正規軍的道 德風險就被掐死了。怎麼也不可能出現銀行放貸後捲款跑路的情況吧,2019年正規軍會不斷冒出來,也就是說會陸陸續續出現一些新的半官方公司,它們可能成爲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個重要資產端,前端銀行吸收存款,後端下屬機構放貸,完美結合。 以後,你買的銀行理財可能有一部分就是網貸產品,不同的是加上了國家背書。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零壹財經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零壹財經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