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歷代皇帝,能像雍正帝那樣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工作的並不多見,就連康熙帝晚年也以施仁政爲由消極怠工,明朝的萬曆皇帝后期更是創下數十年不早朝的記錄。大概是受了雍正帝的影響,乾隆在祭拜朱棣陵墓時纔會有感而發,留下的16字碑文足以讓萬曆皇帝死不瞑目。
滿清入關以後,初期爲了讓漢人徹底的臣服,統治者使用了很多極端的的方式方法,比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制度,但是這樣的強權政策在當時引起了很多漢人的誓死反抗,爲了能更好的統馭漢人,統治者開始迂迴前進,改變策略,用拉攏漢人,重用漢臣,推崇儒學的辦法來籠絡民心。這些以“以漢治漢”的舉措在當時漸漸取得了成效,爲了進一步的滿漢兩族人民的和諧發展,清朝統治者開始對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墓大力保護,不僅如此,他們還多次祭拜明朝皇帝,以示自己的尊重。乾隆在位時期,就曾多次拜謁明朝帝陵。
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是個喜歡在全國各地刻“到此一遊”的人,他每到一處都要留下自己的字句才滿意,就連明神宗朱棣的陵墓也沒能倖免於難。乾隆在有一次拜謁完朱棣陵墓後,突然興致大發,頗有感悟,於是就在朱棣墓前留下一塊石碑,上面刻下“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
乾隆一時詩興大發留下的句子,卻讓無辜受牽連的明神宗萬曆皇帝有些死不瞑目了。
乾隆所說的明神宗的荒唐,指的是萬曆皇帝28年不上早朝的錯誤執政。萬曆皇帝朱翊鈞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登基初期勵精圖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燒完了就沒有激情了的原因,後期的萬曆皇帝就開始消極怠工,慢慢連早朝也不上了,很多人也由此認爲明朝之所以由興盛走向衰敗就是因爲萬曆皇帝不早朝。
其實萬曆皇帝不上早朝,雖然一些民生上的朝政被忽略,但是那些關乎國家安定的政治他還是有所把握的,他在位期間,並沒有出現明朝最出名的宦官之亂,也沒有奸臣當道,所以用荒唐無度來形容萬曆皇帝,把明朝失利所有的罪責都歸咎於他一人,實在是有些片面。
有人說明朝是不是毀於萬曆不知道,但是清朝是因爲乾隆的好大喜功走向衰敗是有目共睹有據可循的,不知道我們那位一向喜歡歌舞昇平,自詡“十全老人”的乾隆帝,聽到後人對他這樣評價,會不會也像他評價的萬曆皇帝那樣,死不瞑目。
其實每個朝代的歷程都類似於一條拋物線,起程、繁榮、衰落,好像沒有哪個朝代能逃得出這條軌道,所以把一個朝代的興衰完全罪責於一人並不可取,這是歷史沉輪輾過歲月的必然途徑,無從避免,也無法躲避。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清史稿》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