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這陣子的天氣,確實比較反常!

往年這會兒,早就該短衣短袖,熱的恨不得泡進水池子了。

今年倒好,不僅連續陰雨綿綿,我還不爭氣的被凍感冒了。

但你們也大可放心,過不了幾天,該來的夏天還是會來!

我瞄了眼天氣預報,下週一咱們就能重回30°高溫了。

所以我最近準備的餐單,都是既簡單快手,又開胃下飯的菜,最合這個季節的胃口。

比如今天這道——咕咾豆腐!

我借鑑了咕咾肉的做法,讓豆腐先過油炸至表皮焦脆,再掛滿酸甜惹味的糖醋汁,一下就能打開味蕾。

豆腐這味食材,算是廚房裏的基本款,可塑性極強,天生就是素菜葷做的好料子。

傳統的咕咾肉,爲了解膩,會加入點菠蘿。

但豆腐本身並不膩,所以我去掉了菠蘿,改用一點仔姜來吊出香辛味,中和糖醋汁的甜膩感。

如果你們家裏有泡仔姜,味道會更好。

老話說,薑還是老的辣,也就是說,仔姜並不會太辣,而且清脆無渣。

切片炒了,空口都能直接喫下去,不太能喫薑的小可愛,可以試試仔姜,說不定能夠打開味覺新世界的大門。

(實在不愛喫,不加也行~)

原本寡淡無味的豆腐,因爲加入了酸甜口的醬汁,立刻變的風情萬種起來,端出來就是妥妥的下飯神器。

立夏之後,溫度也會一天天升高,像這種好喫又實惠的菜譜,簡直就是寶藏好嗎?!

- 仔姜咕嚕豆腐 -

[ 食材 ]

老豆腐400g 彩椒100g 仔姜20g 番茄醬1.5大勺 白醋1小勺 白砂糖1大勺 鹽1/2小勺 玉米澱粉1小勺 食用油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彩椒切成菱形塊,仔姜切成薄片

2.老豆腐切成厚度1cm左右的小塊

起鍋倒入油沒過鍋底,油燒至6~7成熱,豆腐表面撒上少許玉米澱粉,放入鍋中開中火炸至金黃,撈起瀝乾備用

3.鍋裏留少許底油,倒入仔姜偏香,加入番茄醬、白醋、細砂糖、鹽炒出紅油後,加入5大勺水澱粉煮開,放入炸過的豆腐、彩椒塊翻炒至均勻裹上醬汁

不想喫得太油膩,豆腐也可以先用小火煎到兩面金黃。

但是我還是更喜歡炸過的做法,外皮焦香,內裏軟嫩,有着疏鬆的孔洞,表面掛滿酸甜的汁兒,不誇張,比肉還好喫!

最後,一則來自感冒中也不忘熬雞湯的“菜堅強”溫馨提示:

春夏之交,天氣多變,大家都要注意身體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