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更多更及時的本地資訊,請關注一點號:一點資訊貴州

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畢節試驗區設立30週年成就係列新聞發佈活動”正式進入實地採訪環節。30餘名記者採訪團將深入畢節市黔西縣、織金縣、七星關區、赫章縣等4縣7村(社區)採訪,感受畢節試驗區設立30週年取得的輝煌成就。

第二站,織金縣,記者帶你走進織金鄉鎮,看織金小作物如何獲得脫貧大成就。

小小皁角精,致富大出路

“貓場鎮有種皁角的傳統,老百姓都知道皁角米的好處。加工好的皁角米可以買到260-300元一斤,我每年的銷售額在1.1億左右。”今年,謝偉創辦的皁角精加工廠已是第16個年頭,目前已成爲鎮上皁角精產量最高的加工廠之一。

加工廠工人精撿皁角米

貓場鎮的皁角產業發展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主要對皂莢的果實(皁角籽)進行粗加工獲取皁角精銷售。近年來,皁角精加工這一新興產業在貓場鎮得到了蓬勃發展,其產品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深加工發展的潛力還相當巨大,目前產品主要銷往廣州、深圳、福州、臺灣、昆明等地,貓場被譽爲“西南地區最大的皁角精加工基地”。

未加工的皁角米

“現在一天剝兩三斤拿過來賣,一個月還能賺一點錢。剝二十幾年了,現在家裏都蓋上了大房子。”64歲的袁家琴是鎮上第一代加入皁角產業的村民。村子裏還有很多和袁家琴一樣的人,她們都會繫上一條有兩個兜子的圍裙,一邊裝皁角米,一邊放剝下來的硬殼,走到哪裏剝到哪裏。

村民袁家琴(左)

貓場鎮目前種植皁角樹12000餘畝。每年外購皁角籽2250餘噸,購置價約11萬元/噸;加工成品900餘噸,市場平均價格360元/公斤,年銷售總額3.24億元左右。加工費平均8元/斤,經銷商付出的加工費達3600萬餘元,受益農戶達3740餘戶。

養殖螞蚱變害爲寶,開創脫貧致富新道路

“15年回鄉創業,開始養殖螞蚱,一年就回本了,現在每年能夠有20多萬元的收入。”劉琦,上坪寨鄉螞蚱養殖基地負責人。2015年從河北迴到上坪寨鄉創業,目前搭建了62個大棚,佔地面積約85畝,一年能產3噸左右成蟲。

養殖場裏的螞蚱

據劉琦介紹,養殖螞蚱風險小,見效快,經濟效益好。劉琦的養殖基地通過銷售活體螞蚱、螞蚱蟲卵、螞蚱加工禮品等種類的商品,每年除去工人的勞務費15萬元左右,還有20多萬元的利潤。

養殖場裏的工人正在餵養螞蚱

上坪寨鄉螞蚱養殖基地,現有養殖大棚80餘個,佔地80餘畝,加工廠房1500平方米,年產螞蚱成蟲4噸;年出售螞蚱卵1000斤,目前已帶動十幾戶農戶就業,每年帶動定期或不定期老百姓就業1200人次,增加百姓收入。

記者:石夢遠(實習)、李禎(實習)

一點資訊貴州編輯:張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