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親節,首先祝所有的媽媽們節日快樂,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平時繁忙的我們要把更多的愛和關心留給自己。

昨天晚上仔仔臨睡前,特別跑到我旁邊,親了親我,說:“老媽,明天是母親節,提前祝你節日快樂。”

雖然動不動被他“老媽老媽”的叫,內心還是抗拒自己一天天在變老的現實的。但眼前這個身高體重都已經超過我的大男孩,卻又時時刻刻在提醒着我:自己真的年紀上去了。

記憶中,還是他剛剛出生時被包裹在襁褓中的樣子,彷彿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個50公分長的小傢伙身高已經接近160了,從一個需要照顧的小嬰兒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主見,再過幾年,他就可以完全脫離我們的照顧,長大成人,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了。

或許母親節,就是給我們這些媽媽們一個日子來慶祝自己從女孩變成媽媽。因爲當媽後的日子,幾乎沒有一帆風順,總是幸福中穿插着痛苦,甜蜜中充斥着苦澀,在不斷地摸爬滾打中逐漸成長。

我們這個時代的媽媽又更艱難,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本身就壓力大,工作繁忙,精神高度緊張。高壓力的環境,伴隨着整個社會的焦慮,人也會特別緊張,擔憂、着急、不安,缺少幸福感。

而社會對媽媽的要求又更高,女人各方面都要懂,什麼事都要會,既要有能力在工作上能獨當一面,又要對孩子的事瞭如指掌,不管是喫喝拉撒、生長發育,還是性格特長、學習興趣,都要盡在掌握,還要打理家務,協調家裏的各種關係……

什麼都要懂,什麼都得會,就是現代社會對媽媽的要求。太多的標準,太多的要求常常讓我們措手不及,不知道該怎麼應對。當育兒中遭遇狀況或難題時,只會有人告訴你應該怎樣怎樣,沒有人也沒有時間願意給予力量和支持,讓一個女孩慢慢成長爲一個媽媽。

忐忑、不安、焦慮、緊張……,是很多媽媽內心的真實寫照。總希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於是大家拼勁全力。

一天天,一年年,從孩子每天喫多少奶、大便幾次、睡多長時間,到欣喜地看着他從爬到走,逐漸能夠牙牙學語,彼此進行交流,還沒來得及欣賞孩子變得有主見了,就開始忙着給他挑選早教班、興趣班,開始考慮讓他上哪個學校和幼兒園。不是當媽的太雞血,而是進入這個跑道就只能硬着頭皮往前衝。

在淚眼婆娑中看着長大了的孩子被送入幼兒園,剛度過分離焦慮的忐忑,一顆心才接受孩子離開自己的照顧也能安心在幼兒園大集體中,卻發現身邊的媽媽們都已經在着手準備幼小銜接了,一邊不解着現在幼兒園各種花樣作業,一邊開始利用週末帶孩子輾轉各種補習班。

好不容易,孩子上學了,滿心高興着自己終於可以輕鬆下來了,等開學後看到孩子的各種學業要求,才發現自己剛離苦海又入深坑……,每天身邊的朋友們都在討論各種輔導班攻略,別人在雞與不雞之間輕鬆養育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牛娃,而自家講道理打罵吼叫所有手段全用上,娃還是一臉迷茫,悲傷之後只能擦乾眼淚鼓勵自己親生的,親生的,安慰自己有一天娃會慢慢長大,會有自己的人生方向的……

一天又一天,在繁忙與操心中,娃越來越大,以爲自己還年輕着,有時間看看鏡子才發現,不知不覺,頭上已滿是白髮,眼角悄悄爬上了皺紋……

原來,自從當了媽,人生完全進入另一個軌道,曾經屬於懵懂女孩的那一切,開始一點點放下,接踵而至的,是當媽後的被迫成熟與堅韌,感慨、難過、開心、痛苦,想要逃離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可能再放下……

不管適應不適應,生活都已隨着“媽媽”這個身份全然發生了變化!

慢慢地,內心變得越來越堅強,也越來越懂得掩飾自己,不管生活遭遇多少挫折,即使自己心情複雜,夜夜失眠,也強忍住各種情緒,總是若無其事地出現在家人與孩子面前,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連放肆地哭一場也變成了奢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在繁忙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告訴我,她媽媽患了癌症,每天的生活已然愁雲慘霧,但無意中她卻發現老公搞外遇,生活變得雞飛狗跳,她整夜整夜睡不着,壓力特別大。

但是,她不敢讓重病中的媽媽傷心,她害怕影響孩子的情緒,也害怕重壓之下的自己萬一再失去工作生活失去依託。她開始瘋狂地在工作與生活中尋求平衡,每天回家,她都要在停好的車裏呆坐半小時,任由所有的情緒發泄,等內心逐漸平靜下來,纔對着鏡子調整狀態若無其事地回家。

家人看到的,都是她若無其事、毫不在乎的樣子,只有她自己知道,任由所有的情緒吞噬自己,那個情緒有多難熬。

當她跟我講述自己的辛苦時,淚水大顆大顆地滴落,她問我會不會嘲笑她的怯懦?我告訴她,對於當媽後的我們來說,哭得出來也是一種奢侈。

因爲當媽後生活要經歷太多的磨鍊,我們逐漸學會把自己裝在沉重堅硬的殼裏,只有在感到無力、感到悲傷的時候,纔會恍然發現,原來不管自己多麼堅強,內在依然蜷縮這一個驚恐、無力、單薄而脆弱的內在小孩。我們把很多力量給了外在,卻唯獨把這個最重要的自己遺忘了。

也不是沒想過給這個自己支持,但生娃後的生活實在太忙太累,忙得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就這樣,一天又一天,逐漸在生活中迷失自我。

沒錯,自從生了娃,自從當了媽,我們確實需要成長爲父母,爲了孩子做出適當的改變和犧牲,尤其孩子小的時候,他最需要的是媽媽全然地呵護與照顧。

但照顧孩子、照顧家人不是忽視自我的原因。恰恰相反,正因爲成爲媽媽這一路的坎坷與辛酸,我們更需要內在強大的自我支持自己來應對生活所有的變化,內在的穩定才能滋養出強大的母性,滿足過自己纔有力量接納外在的一切,內在的富足才能給予孩子更多的接納與陪伴。

成爲媽媽並不等於要在當媽的身份中失去自我,更不等於要以犧牲自我爲代價。真正的成熟,應該由內及外,滿足自己的需要,讓自己開心地生活着,快樂有成就,對自己滿意,活出一個女人原有的樣子,這也是當媽後生活的一部分。

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允許看見自己的情緒,接納脆弱、喪失和哀傷,並與之聯結。情緒只有表達出來,纔有可能被看見、被接納、被處理。只有自己的需求被看見,只有自己四分五裂的心被整合過,纔有力量給予家人和孩子更好的照顧。

或許現代生活的高速運轉讓我們不得不爲孩子犧牲自己,但一年中至少要有一天讓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停下來,享受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天,用當媽後擁有的母愛力量與光滑,去耐心地、溫柔地陪伴一下內在那個看似弱小但仍拼盡全力在努力的自己,給自己一個微笑,給自己一份讚許,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把愛、陽光與溫暖都帶給自己。

這樣被好好照顧過的自己,纔有力量給予家人與孩子更好的照顧,才更有勇氣與信心與孩子面臨成長中新的困難與挑戰。

成爲母親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都需要這樣一個日子來給自己加油鼓勁,這或許更是我們這些當了媽的人慶祝母親節的意義。

這個母親節,請好好照顧自己,讓當了媽的你,比當媽之前的你,更有魅力!

——END——

特別聲明:本文爲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喫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