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段时间,李绅卷入了党争涡,被放逐端州,后来 在惠山读书作诗,一日粮尽,徒步出谷,到黄昏时返回,突然下起大暴雨,只好在石岭之下避雨,只见一个道士乘一小舟停在大石之上,身旁站着一个青衣小童,手中拿着楫。李绅天资聪颖,读书勤奋,几年就学会了四书五经,学会了写作,十五岁即寄居惠山读书堂从师攻读于唐元和元年(806)中进土,成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人仕途。

无锡别名梁溪,北靠长江,南依太湖,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无锡的吴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让无锡成为发达富裕的鱼米之乡,旧话指历史上的旧识、名人履痕、百姓屑事、掌故奇闻、古迹遗存以及民间风情...

今天小慢给大家讲和无锡颇有渊源的唐代大诗人李绅。

唐代宰相、诗人李绅(772-846),祖籍山东,后迁安徽毫州,随祖父李赓迁居无锡梅里衹陀里,他的父亲曾任过金坛吴兴等地县令。李绅六岁丧父,母亲卢氏出身书香门第,是个知书达理颇有见识的才女,对李绅从小就教他读书写字,含辛茹苦把李绅培养成才。

李绅天资聪颖,读书勤奋,几年就学会了四书五经,学会了写作,十五岁即寄居惠山读书堂从师攻读于唐元和元年(806)中进土,成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人仕途。

李绅少年在惠山读书,居住山上,周围多蛇,常有蛇在屋盘绕。一日李绅正休息,忽然一蛇入李怀中,驱蛇老和尚急场了,寻找不见踪迹,忙叫醒李绅,李绅说在梦中正吃蛇肉,被叫醒了,和尚说这是吉兆,在李牌进京赴考时,老和尚赠金助行。李伸后来做了丞相,将所住的天宫重建,改名龙宫以示纪念。

一日李绅赴考,去拜访名儒吕温,吕温看了李伸的二首诗即对一旁的员外郎齐照说:“吾观这李秀才之文章,胸怀天下姓,将来必为卿相。”果然,李博虽然仕途坎坷,仍官至丞相二首诗即是有名的《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夹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有一段时间,李绅卷入了党争涡,被放逐端州,后来 在惠山读书作诗,一日粮尽,徒步出谷,到黄昏时返回,突然下起大暴雨,只好在石岭之下避雨,只见一个道士乘一小舟停在大石之上,身旁站着一个青衣小童,手中拿着楫。

李伸见了上打揖,道士笑问:“公子你见过京口刺史唐若山吗?”李绅回答:“我在阅读国史上知道,若山乃得道之士,对他很是敬仰,只恨没有机会认识。”道士说:“我便是若山,今日要去游蓬莱,偶遇长江大雾,故在此停舟暂歇,我与你属故交,你和我一起去吧。”

李坤听了即登上小舟,只见小舟凌空泛泛而行,两边山峰如画,月光皎洁,不多一会儿便到。只见那蓬莱仙境金楼玉堂,仙气缭绕,祥云朵朵,碰到神仙数人皆是认识旧友。内中有一人对李绅说:“公应回去治理国务,不要在此多停留。过了数年我们会来接你的。”仍命若山把李绅送回了惠山。

李绅为纪念在惠山读书时的经历,曾写《过梅里》七首、《重到惠山》、《别石泉》、《忆题惠山寺书堂》等诗篇,他在惠山的读书台”是惠山的名胜古迹。

文:摘自《梁溪旧话》

编辑:小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