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有一天,張之江和他手下的第一師師長韓復榘兩個人鑽進了小黑屋,鬼鬼祟祟地不知道幹了些什麼。經蘇聯專家這麼一指點,張之江才明白,他的當務之急不是炸掉水壩,而是守住水壩,不要被奉軍給炸了。

很快,軍官們就弄明白了韓師長的意思:韓師長要效法古人的火牛陣!一天夜裏,他們按照韓復榘的意思,在公綿羊的尾巴上栓上棉絮,用火點着以後趕往奉軍陣地。
韓復榘打開紙條一看,紙條上的內容是邀請第一師前去赴宴,喫全羊宴!
在北洋軍閥混戰的時代,曾經爆發過一次70萬人規模的大戰,國奉戰爭。

國奉戰爭也叫馮張戰爭,是發生在馮玉祥的國民軍和張作霖的奉軍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看似打得熱鬧,實際上就是菜雞互啄。雙方比的不是誰更強,而是誰更加不蠢。難怪兵力如此之多,卻被兵力劣勢的日軍按在地上摩擦了。
在國奉戰爭期間,馮玉祥手下的張之江將軍一度渴望展現一下自己出衆的謀略,覺得靠智商碾壓對方纔符合自己的氣質。
張之江

於是有一天,張之江和他手下的第一師師長韓復榘兩個人鑽進了小黑屋,鬼鬼祟祟地不知道幹了些什麼。
韓復榘
兩個人從小黑屋走出來的時候,臉上都掛着神祕而滿足的笑容,要不是屋子裏沒有放牀,別人都該懷疑兩人在裏面幹了什麼苟且之事了。

兩位大佬具體密談了些什麼,沒有第三個人知道。司令部的軍官們多方探聽,也沒有打探到任何風聲。
他們只能根據兩位首長臉上的表情來猜測,接下來一定要有大事發生!
果不其然,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師部裏不尋常的舉動。韓復榘開始到處買羊!韓將軍這是要轉業搞養殖了嗎?當然不是,他買的都是公羊。
韓將軍派出一整個營的士兵到各個村子裏買羊,沒多長時間就買到了三百隻,浩浩蕩蕩趕回師部。


一時間,三百隻屁股着火的公羊開始咩咩慘叫着飛奔,韓復榘安排了一個步兵旅緊隨其後,要趁着這股一往無前的氣勢發起衝鋒。
奉軍很快被這聲勢浩大的攻勢驚動,他們打起照明彈,發現衝過來的居然是幾百只屁股着火的羊!
被這一幕逗樂了的奉軍在戰壕裏哈哈大笑,韓復榘十分生氣,立刻命令步兵旅發起衝鋒。
接着,在留下了一地的士兵和綿羊屍體後,國民軍的衝鋒很快就被奉軍的機槍陣地打退了。
這還不是重點,畢竟這只是一次失敗的戰術嘗試。在第二天,對面的奉軍朝第一師的陣地扔過來許多小石子,這些小石子上包着紙條。

韓復榘的“妙計”成了給敵軍送烤全羊,這讓張之江大將軍大爲惱火。這時,臨時參謀長程將軍又獻上了第二條計策。
這第二條計策又是源自古代,和上次不同,這次學的是關羽水淹七軍。程參謀提出,在運河和白河上游有水壩,只要把水壩炸了,就能把奉軍全給淹了。

張之江一琢磨,是這麼個道理,感覺比火羊陣靠譜多了。於是一整天,他都在研究具體從哪裏來炸水壩。
研究來研究去,張之江想到了蘇聯顧問,最終決定請蘇聯專家來幫忙解決這個技術難題。
結果蘇聯顧問表示:奉軍陣地在一個土崗上,炸壩放水八成淹不了那裏。相反,國民軍陣地纔是會被水淹的那個。
經蘇聯專家這麼一指點,張之江才明白,他的當務之急不是炸掉水壩,而是守住水壩,不要被奉軍給炸了。
再然後,程參謀被開除,張之江再也不提什麼“以智取勝”了。
本文內容出自馮玉祥的蘇聯軍事顧問普里馬科夫所寫日記,絕非憑空杜撰。如果喜歡,記得關注我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