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璉在向黃維報告時,還添油加醋地表示了“沒良心炮”的恐怖:“敵人攻打圩子時,一連發射80多發炮彈。面對我軍的“沒良心炮與其他重炮的火力,12兵團原先還稍有抵抗,打到最後,黃維連一點己方的炮聲都聽不見了。

原標題:堆,十一佳也!黃維被圍雙堆集,副參謀長拆字:這個地方好

作者:鐵錘傑克

1948年11月25日,昔日的蔣軍王牌黃維12兵團,被中野7個縱隊、華野2個縱隊合圍在宿縣的雙堆集一帶。

這羣被蔣氏視爲“救火隊”的嫡系,本是前來救援黃百韜兵團脫險。沒承想,自己也陷入了我軍的重圍之中。

眼見天色放亮,黃維登上了吉普車。他向司機揮了揮手,示意開車,但沒有表示要去哪裏。因爲衆人都知道,此時的雙堆集裏已經沒有多少陣地能讓黃司令“視察”了。

吉普車緩緩地開着,很快便穿過了這處百戶人家的村落。在距離村邊幾公里的位置,有兩個海拔僅30多米的小土堆。一個叫尖土堆,一個叫平古堆。站在這裏遠遠望去,可以看見淮北平原上的一片村子。

【黃維(1904-1989),江西貴溪人,抗日名將。淮海戰役時任蔣軍第12兵團司令官,被我軍俘虜】

眼見身邊的司令官滿目愁容,副參謀長笑嘻嘻地對黃維表示:“黃司令,這雙堆集可是大吉大利之意啊!”

“此話怎講?”

“我會拆字,從地名上說,這裏對我軍十分有利。”

“那你說說看。”

“‘堆’字,十一佳也;‘集’字,十八佳也。這雙堆集則是十一師佳與十八軍佳啊!”

聽完副參謀長的一番“解說”,黃維連連點頭。這11師、18軍是蔣軍中的“土木系”代表,身爲“土木系”骨幹的黃維,聽完這一派胡言,自然是如沐春風。

有意思的是,如此文字遊戲不止這一種玩法。反過來說,雙堆集也可以是蔣軍11師、18軍之墓。因爲,雙堆乃丘,丘則是墓。如此一說,倒更符合客觀事實。

身爲12兵團副司令官,胡璉在部隊出發前便以養病爲由留守南京。兵團陷入重圍後,蔣氏緊急召見了他。不知前線戰況的胡璉,對蔣氏吹了一票“牛皮”:“您儘管放心,徐蚌會戰敵軍已傾其所有,乃強弩之末。作爲兩軍的大決戰,這一仗只要我們勝利了,就可以以江淮爲界,固守南京。屆時,反攻不是問題!”

有了副司令官的保證,蔣氏也樂觀了起來:“你馬上坐飛機奔赴前線,向黃司令彙報,援兵已經在路上,只要你們能守住,即可反擊!”

12月2日,搭載着胡璉的小飛機降落在雙堆集中。轉達完蔣氏命令後,胡璉又召集了軍、師一級的指揮員,對衆人“英勇奮戰行爲”大大表彰了一番,以求挽回兵團低迷的士氣。

另一邊,我軍總前委指揮部,同樣也在做着緊張的戰前分析。

【胡璉(1907-1977),陝西華州人,蔣軍中“土木系”的代表將領,淮海戰役時乘坐坦克逃出生天】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示意圖】

中野司令員劉伯承坦言:“這黃維排兵佈陣實在呆板,毫無靈氣。”

鄧政委也風趣地表示:“他這個12兵團,無非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瓶’!”隨後,他指着陳賡表示:“我們這一票人裏,還是你最有發言權。說起來,你和黃維還是老同學呢!”

陳賡笑着說:“黃維這人,無非就是紙上談兵強,不是帶兵打出來的將軍,而是辦教育辦出來的,一股書生氣,且不知變通!一見黃百韜有難,他還急匆匆的領兵來了。本來,他還能往東靠近李延年部,先觀望局勢再說。可他卻不管不顧,一頭向北直奔澮河,哪有這麼打仗的嘛!”

此時,劉司令員取出了一份電報說:“毛主席對全殲黃維兵團一事十分重視。他已經給華野前委、總前委拍報,稱‘華東炮縱應拼盡全力攻打黃維,以厚火力’。這個指示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華東的三個炮團現在已經開上來了,這樣,我們的炮兵部隊便能集中起來使用。”

隨後,他走到地圖前說:“現在,以第4、9、11縱隊與華東特縱炮3團,縱隊炮兵14個連組成東部炮兵集羣,歸4縱司令員陳賡指揮;以第1、3以及華東13縱隊炮兵團、華東特縱炮1團的兩個連,組成西部炮兵集羣,歸3縱司令員陳錫聯指揮;第6,、華東第7縱隊、陝南軍區12旅以及縱隊炮兵團組成南部炮兵集羣,由6縱司令員王近山指揮;除此之外,華東特縱炮1團還將留下5個連的兵力,組成戰役機動炮羣,隨時支援一線進攻。前委現決定,12月6日,三個炮兵集羣同時對黃維兵團發起總攻!”

話畢,衆司令員便紛紛離開前委作戰室,回到各自部隊部署任務了。

【淮海戰役中的我軍炮兵】

12月6日下午4時,胡璉來到了蔣軍14軍軍部視察,看見身爲軍長的熊綬春,正垂頭喪氣地坐在指揮桌前。就在半個月前,他指揮14軍撤出澮河時遭我軍重創,部隊傷亡甚重。一氣之下,黃維給他記了個大過處分。再加上我軍的包圍圈越收越緊,所以這段時間熊本人的情緒一直不高。

胡璉坐下後,對熊說:“熊軍長,要不要喝一杯?”

於是,二人便藉着酒杯你來我去,互相訴起苦來。

胡璉的屁股還沒坐熱,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從天而降,震得軍部裏塵土飛揚,連酒杯都動了起來。

以爲是天色有變的胡璉,剛準備出門一探究竟,又傳來數聲“震雷”。他趕忙詢問熊綬春: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解放軍用上了新式武器,是一種大炮。那玩意落下來,能把一片人全炸死,幾十米的範圍都見不到活人!”

隨後,胡璉便趕忙返回指揮部,向黃維報告了我軍“新式武器”的存在。

其實,這“新式武器”還是叫敵人給逼出來的。發明者是來自我軍4縱11旅工兵連副排長高文魁,是一款飛雷炮。它還有一個更爲耳熟能詳的名字——“沒良心炮”。

當年轉戰大別山時,我軍由於缺乏重武器,急需對追擊的蔣軍加以壓制。在困境之下,高文魁領着他的工兵排,天天琢磨。後來,戰士們將汽油桶豎起來,箍好鋼圈當作“發射筒”,在裏面放上炸藥包,一點火便飛上天空,落地後纔會爆炸。剛開始,“沒良心炮”只能發射數公斤,後來逐漸改良,能打數十公斤。這一次爲消滅黃維兵團,我軍的地溝挖到了距離蔣軍陣地數十米的地方。這讓“沒良心炮”大顯神威。

胡璉在向黃維報告時,還添油加醋地表示了“沒良心炮”的恐怖:“敵人攻打圩子時,一連發射80多發炮彈。14軍當即傷亡數百人,不少人都是死在工事裏,身上既無傷痕,也沒流血,都是活活被震死的!”

“大口徑”的“沒良心炮”朝蔣軍陣地傾瀉火力

“沒良心炮”的簡要操作示意圖

黃維自己也知道,雙堆集這個地方守肯定是守不住的。好在,他還有不少坦克助力。他一邊讓部下繼續奮戰,一邊則告訴胡璉“見機行事”,隨時準備撤離。

12月15日,黃維給蔣氏發去了最後一封電報,隨即準備趁夜突圍。

面對我軍的“沒良心炮與其他重炮的火力,12兵團原先還稍有抵抗,打到最後,黃維連一點己方的炮聲都聽不見了。最終,他選擇登上了坦克。

胡璉的坦克則跟在黃維後面,在開路的十幾輛坦克幫助下,蔣軍衝開了一條口子,黃維的坦克一馬當先衝了出去。正當他竊喜之時,自己的座駕卻突然熄火了。一問,原來是發動機壞了。

胡璉的坦克呢?正不管不顧地加大油門,向着外圍衝去。

“胡璉蔣軍!等一等!”

可四周盡是兩軍士兵的喊殺聲,沒人能聽見黃維的呼救。他坐在地上,雙手抱頭,不知如何是好。過了一會,這位兵團司令似乎想起什麼,找了塊磚頭便朝頭上磕了下。由於不忍用力,只磕破了一點小口子,流了點血。

做着小把戲的胡璉,就這樣進入了我軍的戰俘營。胡璉則成功脫逃。

事後有人說,早在黃維兵團撤退前,胡璉早就挑了一輛車況最好的坦克,專門留給了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