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种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有人说“妈妈”外来词,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与英文相结合,“妈妈”才有了今天这个意思。

三国时的百科词典《广雅·释亲》这样解释:“妈,母也。”《康熙字典》的解释:“俗读若马,平声。称母曰妈。”这就说明,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妈”的叫法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就明确代表“母亲”,绝不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为什么这样写呢?

“妈” 从造字上看,是形声字,从女,马声。重读仍为原义。 “马”是指人们骑的马。 “女性”和“马”合起来则表示“让孩子骑马的成年女性”。

因为古代农村地区的母亲经常将孩子固定在背后,这样才能使他们能轻松做家务和照顾孩子。对于母亲背上的孩子来说,母亲似乎就是他骑的马。马儿的主要外观就是头和脖子上的长毛,而母亲的脑后通常也有长头发。这种外形特征和骑乘关系的相似性就促成了“妈”字的诞生。

“妈妈”这个称谓在宋朝时是指妓院的鸨母,到清朝才转为对年长妇人的称呼,新文化运动以后才被普遍用于称呼母亲。所以在古代可以称呼母亲为娘、娘亲、妈。但是绝对不能称呼为“妈妈”。古籍里也是一个“妈”字而不是“妈妈”。

在许多语言的口语中都会用mama来表示“妈妈”。

比如德语的Mama,法语的maman,西班牙语的mama,意大利语的mamma,等等。这些发音为什么都特别相似呢?

首先,这是和人的生理要求相关的。

人一生下来就得吃东西。婴儿生下来虽然什么都不懂,但知道要吃奶,这是一种生理本能。

可是他要吃的东西并不总是马上就能到达他嘴,于是他就要发出一种呼呼加以催促,暗含意思是“快给我送吃的来!”婴儿还不能熟练地运用他的发音器官,只能发出极简单的声音,这一类的声音不外就是“啊”之类,张开嘴呼气振动声带就行。

这一声音的产生是有实践基础的,因为婴儿天生就会哭泣,哭的声音多半是“啊”音,所以,婴儿最初往往以“啊”音来表意,比较省力方便,饿了就哭“啊!啊!”。

但是这个音是本能音,和哭的功能联系最多,要更能表达吃奶”这个意思,就要分析婴儿吃奶的实际动作,婴儿吃奶的动作无非是上下翕动两片嘴唇,利用舌头卷裹奶头来实现。

因此,除了以“啊”音来表达“我饿了”“要吃奶”的意思外,还辅之以两片嘴唇的上下张合来加强这个意思,

于是,“妈妈”这个声音,就势所必然地发出来了。

很多人都以为要儿是在叫具有“母亲”意义的“妈妈”,实际上不是,他只是在表示他饿了而已在甲骨文中母亲的“母”字中那两点,显示的是两个乳房,所以“"母”在婴儿的眼中,就相当于可吃的能充饥的东西一一奶。

由于喂他奶的这个人和他关系最密切,因而理所当然地,“妈妈”这个声音就存在下来了,逐渐固定地成了指称母亲的声音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