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從哪裏來,將到哪裏去”,“愛”與“死亡”話題,也是孩子人生中的必修課,就和孩子一起在這部讓人淚目的短片裏,尋找詩意的答案吧。這樣的故事,不由得我們去思考,愛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到底意味着什麼。

又是一個適合談論“愛”的日子,假如小朋友問:“愛是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回答呢?愛看片、愛看書的TO君,精心製作了一份“視覺清單”,有動畫、有紀錄片、有戲劇、小說,也有寓言繪本。雖然小衆,卻值得你和孩子共同觀賞,而關於“愛是什麼”的答案,也許就藏在其中。

愛是和你一起成長

01

動畫電影:《狼的孩子雨和雪》

適合年齡:親子觀賞以及七歲以上獨立觀看

小雨和小雪的爸爸是狼人,爸爸去世後,媽媽獨自撫養兩個“狼孩”。爲了讓孩子有更適宜的生存環境,媽媽將家從繁華鬧市搬到了山野鄉村。

從跌跌撞撞着掙扎生存,到學會對孩子“放手”,媽媽完成了自己的蛻變;而小雨和小雪則在不知不覺中不斷調整人生方向,成爲人,還是成爲狼?人性,還是狼性?姐弟倆最後都找到了自我,踏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狼的孩子雨和雪》刻畫了兩代人的共同成長,裏面有成長的喜悅、生活的艱辛、母愛的堅毅,還有人生的自由選擇。

02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適合年齡:特別適合小留學生的父母以及親子觀賞

即便不需要考試就能成爲父母,也並不意味着關於成長的疑惑都已經一一解答。戰地記者周軼君的母愛從重新思考“成長”開始,她選擇用紀錄片的形式,去實地探索答案。

不管是英國精英教育對“回饋社會”的強調,還是教育強國芬蘭對“競爭”觀念的弱化,不管是猶太民族對個人主義和失敗經驗的肯定,還是印度CEO總擅長在一片混亂之中建立秩序……《他鄉的童年》推開了一扇窗,讓人看到多元化帶來的無限可能。

成長沒有標準答案,也許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愛不僅是陪着孩子成長,更是和孩子一起成爲更好的人。

愛是“放手”

03

動畫短片:《包寶寶》

適合年齡:親子觀賞以及5歲以上獨立觀看

這部奧斯卡獲獎短片,刻畫了一場典型的“中國式母愛”——從小到大的無限呵護,愛從給與變成了綁架,親情在自由與束縛間撕扯、決裂,爲了留住孩子,影片中不願放手的母親竟然一口吞下了心愛的包寶寶……所幸虛驚一場,母親在自省之後,有了一個完滿的結局。

在所有的關係中,唯有親子關係是一個逐漸走向分離的關係,以“離開”爲主題的愛,並不是失去;相反,束縛越緊,心離得越遠。正如龍應臺在《目送》中所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愛是“你離開了,它依然在”

04

動畫短片:《儘管我們的手中空無一物》

適合年齡:親子觀賞以及5歲以上獨立觀看

羊媽媽因爲思念去世的小羊而臥病不起,小羊在天堂看到後決定偷偷回去安慰媽媽,它歷經辛苦終於回到媽媽身邊,雖然媽媽見不到它,卻感應到了它的愛。重新鼓起生活勇氣的媽媽,繼續曾經的承諾,爲小羊編織一件毛衣。不得不重返天堂的小羊,在即將跨過輪迴之河的那一刻,穿上了毛衣,永遠擁有了媽媽的“愛”。

“人從哪裏來,將到哪裏去”,“愛”與“死亡”話題,也是孩子人生中的必修課,就和孩子一起在這部讓人淚目的短片裏,尋找詩意的答案吧。

05

兒童舞臺劇:《我要飛,去月球》

適合年齡:親子觀賞以及五歲以上獨立觀看

如何與愛的人告別?在永遠向前的時光之路的盡頭,是不是蟄伏着一隻名叫“恐懼”的怪獸?也許童話能告訴我們答案。女孩塔拉在爺爺的農場度過了一個夏天。面對天真可愛的塔拉,知道自己即將離去的爺爺爲她編織了一個充滿幻想的夢:我要去月球執行任務,保護月球。從此年幼的塔拉在心中許下一個夢想,她要成爲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去那裏找爺爺……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瞭解,死亡並不是愛的終點,因爲愛是——你離開了,它依然在。

愛是“經年的智慧與幽默”

06

寓言繪本:《給孩子的動物寓言》

適合年齡:親子共讀以及五歲以上獨立閱讀

老小老小,越老越小。如果生命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圓,那麼老人與孩子大概是息息相通的。“老頑童”黃永玉以返璞歸真的童心創作138則動物寓言,每幅水墨小國畫配一個短句或一則短文,寥寥幾筆,神采立現,話不說多,微言大義,都是90多年來對世界細緻又睿智的觀察思考, 幽默、柔軟的筆觸流露着對後輩的愛和關懷。

“動物比人好,動物不打孩子,人常常打孩子。”

“老鼠:我醜,但我媽喜歡。”

“袋鼠:根據我的教訓,子女要有出息,不能養在口袋裏。”

“鴿子:啊哈,我偷喫糧食,人卻叫我和平鴿。”

……

寓言,是如“大道至簡”一樣的詞彙,需要足夠多的閱歷和玲瓏心思,還要保持孩子看世界的澄澈的眼光——《給孩子的動物寓言》是老先生送給孩子的禮物,而它的啓蒙與詩意,同樣照亮了大人的心。

愛是“大自然的法則”

07

紀錄片:《大象女王》

適合年齡:親子觀賞以及五歲以上獨立觀看

這一個關於愛、選擇和回家的故事。在以“雅典娜”爲象羣統領的動物社羣裏,有爲糞球而大打出手的屎殼郎兄弟,有家族裏總慢半拍但運氣出奇好的雁寶寶,有以“龜速”順利追到女友的烏龜,還有愛搭順風車的泡沫蛙……它們相互依存,日子精彩又平常。一場幾十年不遇的旱災讓所有生命都苦苦掙扎,揹負着族羣使命的“雅典娜”帶領大象王國,開始了水源尋找的長路之旅。

《大象女王》的故事,因旁觀者的“不動聲色”和“情感剋制”而近乎天然,又因大愛無言和生命的純粹而動人,用一幅動物社羣的生命圖景,展示了至深至簡的自然法則。

愛是什麼?需要我們一起思考……

08

經典戲劇:《弗蘭肯斯坦》

適合年齡:親子觀賞以及10歲以上獨立觀看

要不要推薦這部戲劇(同時也有小說、電影),TO君猶豫了半天,因爲這部戲裏可供我們思考的東西太多了。

科學狂人弗蘭肯斯坦用偷來的死屍肢體組裝出一個人體,而當這個身體打滿補丁的醜陋怪物活過來時,作爲“父親”的弗蘭肯斯坦落荒而逃。怪物像一個被拋棄的孩子,艱難地生存下來,別人給他的一點點溫暖,都讓他視若珍寶,但是他面臨的更多是唾棄。當他找到弗蘭肯斯坦,卑微地祈求這位“父親”給他再造一個伴侶卻遭到拒絕時,他終於滑向撒旦的深淵,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惡魔。

這樣的故事,不由得我們去思考,愛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到底意味着什麼?人又到底何以爲人?這個寫於200年前的故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現實,那麼我們的孩子、作爲未來AI時代的主人,又該如何看待作爲“造物主”的人的責任?

TO君覺得最好還是留給你和孩子一起觀賞和探討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