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離婚了。

這段婚姻僅僅持續了一年,兩人就分開了。

剛看到,這個消息還以爲是謠傳,坐等當事人出來澄清打臉。

結果,男方賴弘國剛剛發微博坐實離婚實錘!

男方寫了很多,大概意思以下幾點:

離婚是真的。

兩人過去相處的3年時光很快樂。

阿嬌很優秀也對他很好,送了男方很多東西,還幫他實現了創業夢。

但在結婚派對時,阿嬌表明自己後悔了,說並沒有很愛他,但兩人長談之後,還是決定可以再努力一下。

直到今年3月,阿嬌給他發了離婚協議,並表示:對不起,以爲婚後會慢慢愛上他,但真的沒辦法。

總的來說,在這場婚姻裏,阿嬌是主動退出的,她有徘徊過,有考慮過,但最後還是覺得自己不適合婚姻,也不夠愛對方。

退出,是她目前能給出的最負責的回應。

其實看完男方的長文,我還是覺得可惜的,男方確實是很喜歡她,但是阿嬌可能確實沒辦法讓自己愛他。

記起去年,阿嬌結婚現場,從頭哭到尾。

但最先第一個哭的,竟然是新郎賴弘國,令阿嬌也忍不住哭。

那時候,我們以爲,這個在感情路上走得步履趑趄,被預言會孤獨終老的女孩,終於等到了幸福的一天。

可是不然,她其實還是那個糾結,小心翼翼的女孩。

好友容祖兒曾經問過她,你打算什麼時候結婚。

阿嬌心酸的說,還沒有人說要娶我。

而阿Sa一語成讖:原本那個“只知道戀愛”的女孩,現在變得“不敢再戀愛”了。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其實才是阿嬌的精神內核:不是不愛,而是不敢愛,是因爲不敢愛,才造成她對愛的不確定,以爲任何一點點愛都能依靠一輩子。

或許這纔是這段感情最錯誤的開始。

很久以前看到過一個故事,有一個登山隊員。一次他有幸參加了攀登珠穆朗瑪峯的活動,在六千四百米的高度,他體力不支,停了下來。

當他講起這段經歷時,我們都替他惋惜,問他爲何不再堅持一下呢?再攀一點高度,再咬緊一下牙關。

他回答說:“不,我最清楚,六千四百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點,我一點都沒有遺憾。”

有時候,量力而行、盡力而爲就是自我的一種征服。生活也是如此,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強迫自己完成達不到的目標、凡事強求一個完美的結果,是最不智慧的做法。

人生中,有些事需要及時收場。在恰到好處時戛然而止,又何嘗不是一種圓滿

正如阿嬌事件,雖然賴弘國一直深愛她,希望用自己的愛能走進阿嬌的心裏,可是阿嬌努力嘗試去愛,賴弘國確實打不開自己的心扉。與其強迫去愛,不如戛然而止悄然退出。

其實,對於阿嬌來說,幸福就是那隻想觸碰又收回來的手。

只有從之前的泥沼中走出來,與自己和解,才能迎來豁然開朗的一天。

她現在多了一點勇氣,和篤定。

她的前夫雖然還是很喜歡她,但他也祝她幸福。

那個從前“很傻很天真”的阿嬌,十年之後,其實還是在傻傻地天真地等待自己的幸福。

那些“很傻很天真“的女孩們,我也希望你們最終都能從曾經的陰影裏,走出來。

正如海明威說的:只要你不計較得失,人生還有什麼不能想法子克服的。

是啊,我們的人生不需要完美,因爲人生本來就是不完美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