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宏健認爲,國家層面的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標準既可作爲保險公司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中護理需求評估的參考標準,也可作爲保險公司開發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中有關失能認定和護理服務提供、護理費用支付的基礎標準,保險公司可在此基礎上開發多樣性的長期護理保險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已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地區,保障對象、籌資方式、待遇標準、照護服務內容等內容各有不同。

作者:劉芬

來源:獨角金融

養老是個大問題,涉及到失能人士的養老尤其如此。“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更是一些家庭難破解的困局。如何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緩解經濟壓力?

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活埋癱瘓母親”事件令人髮指,犯罪嫌疑人馬某自述作案動機是由於母親經常大小便失禁致家裏臭烘烘,給他造成較大心理壓力,鄰居稱馬某生活壓力很大。無論什麼理由,其行爲都極端惡劣。不過,“活埋癱瘓母親”惡行悲劇的背後,凸顯不容忽視的失能老人照料的現實問題。

在“摸着石頭過河”的三年試點後,被稱爲“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保險,近日又擬新增14個試點城市,就保障範圍、籌資方式等關鍵問題給出答案,明確引入商業保險參與。

1

長護險試點新增14城,引入商業保險參與

5月6日,國家醫保局網站正式發佈了《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明確長期護理保險將作爲繼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項之後的第六個社保獨立險種。

長期護理保險近年日趨受到關注。何爲“長期護理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是減輕以老年人爲主的長期失能人員護理負擔的社會保險制度安排,是對因年老、疾病或傷殘導致身體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喪失,生活無法自理而需要長期照顧的被保險人,提供護理服務費用補償的健康保險。

某大型保險公司一位重疾險從業人員向獨角金融表示,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峻,失能老人的數量上升,我國現有的養老模式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能提供這種服務,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大。長期失能的醫療費用相對較低,失能老人更需要的是專業照護,國家現在對長期護理保險發展非常重視。

此次《徵求意見稿》中,還將試點城市新增14城,試點期限2年。

(圖片來源:獨角金融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此前,已有上海、成都、青島等15個城市試點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國家醫保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青島等15個試點城市和吉林、山東2個重點聯繫省的參保人數達8854萬人,享受待遇人數42.6萬,年人均基金支付9200多元。

實踐中,對符合規定的長期護理費用,長期護理保險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個人負擔30%左右。

與此同時,《徵求意見稿》稱要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充實經辦力量。堅持統籌協調,做好與各類社會保障制度及商業保險的功能銜接。

目前泰康、國壽、太保等保險公司都是長期護理保險的主要經辦機構。瑞華頤享無憂、平安臻享照護這兩個商業的長期護理保險也分別在2019年、2020年4月被推出。

有專家分析,長期護理保險以社會保險爲主,商業保險要起到有效補充作用。商業保險公司不僅要做好經辦工作,還要開發有針對性的新產品,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口的需要。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相結合的模式有利於擴大保障覆蓋面。

上述重疾險從業人員向獨角金融表示,“《徵求意見稿》的推出對保險業以及重疾險的未來市場推動,的確是個利好消息。我們公司重疾險就包括老年長期護理金給付。國家沒有強制保險公司將長期護理保險劃入到重疾保障裏,很多保險公司沒有長期護理保險這一項。”

“其實這一項佔保險公司支出很大一部分,我個人認爲,從精算角度看風險和投資都挺大的。對小保險公司而言會有壓力,對大的保險公司是個利好的消息。”她說道。

2

保障範圍不同、待遇支付各異

回到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長期護理保險如何申請?如何理賠?

《徵求意見稿》表示,試點階段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羣起步,重點解決包括失能老人、重度殘疾人在內的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籌資以單位和個人繳費爲主,單位和個人繳費原則上按同比例分擔,其中用人單位繳費基數爲職工工資總額,起步階段可從其繳納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中劃出;個人繳費基數爲本人工資收入,可由個人賬戶代扣代繳。

長期護理保險基金主要用於支付符合規定的機構和人員提供的基本護理服務。經醫療機構或康復機構規範診療、失能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經申請通過評估認定的重度失能參保人員,可按規定享受相關待遇。根據護理等級、服務提供方式等不同實行差別化的待遇保障政策,鼓勵使用居家和社區護理服務。對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上控制在7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已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地區,保障對象、籌資方式、待遇標準、照護服務內容等內容各有不同。

從保障對象看,試點城市以職工爲主,部分地區擴大到城鄉居民。大多數地區以長期失能和重度失能爲主,部分地區有所拓寬。比如,長春試點方案中的保障對象包括因病短期失能者以及85歲~90歲未完全失能老人和90歲以上所有老年人。

待遇標準也不同,主要以服務爲主,部分地區還增加了現金給付。比如,南通、重慶的待遇形式除了醫療機構照護、養老機構照護、居家上門照護等服務形式以外,還增設了家護服務補貼、小額護理補助等現金給付。

此外,商業公司推出的長期護理保險與試點地區的服務相比,在具體要求上也有較大區別,比如在投保年齡、保障期限、護理保險金給付條件、給付方式都有區別。

3

評估標準不同引擔憂,部分地區對騙保示警

但是,也有保險行業人士表示出擔憂,“保障評估標準千差萬別可能會給政府購買服務、運營補貼發放帶來困難,不同區域難以獲得相同照護服務。”

對於長期護理保險的被保險人而言,需要護理服務時最先要確定的就是被保險人需要哪種級別的護理服務,是居家護理還是在專業護理機構接受護理等等。護理狀態評定標準需要用於評定參保人的失能等級、是否符合相應等級的支付條件。

2019年8月27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針對老年護理服務舉辦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劉宏健表示,建立統一程度高、層次清晰的長期護理狀態評定國家標準體系,是長期護理保險得以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

劉宏健認爲,國家層面的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標準既可作爲保險公司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中護理需求評估的參考標準,也可作爲保險公司開發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中有關失能認定和護理服務提供、護理費用支付的基礎標準,保險公司可在此基礎上開發多樣性的長期護理保險產品。

據《證券日報》報道,“保險公司不可能推出一個對未來的費用支出完全沒有控制權的產品。”某保險負責人表示,“最關鍵的原因並不是保險公司不願開發這樣的產品,而是缺乏醫療護理機構的合作意識和相應的配套支持,多方合作的護理產業鏈上,由於數據的缺乏,保險公司處在弱勢地位。”此外,基礎設施和服務標準更有不少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一些可能存在的騙保問題,一些地方在宣傳時也給予警示。比如:若評估時存在故意欺瞞個人情況(如可以行走,卻說不能走等),在護理時私自要求護理人員提供長期護理保險服務範圍外的服務項目等行爲,一經查實,醫保監督部門將暫停或取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追回長期護理保險補貼費用。情節嚴重的,將被移交司法部門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你對面向失能老人的長期護理保險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