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砀自古属徐州这种说法是严重错误的,徐州,古称彭城,和华夏九州之徐州是两个概念,在夏商周时期,诸侯国林立,那时候没有州管辖县的说法,当时在徐州附近有大彭氏国、宋国、萧国、徐国、宿国等诸侯国,徐国国都在泗洪县,而徐州为大彭氏国,势力也不强大。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秦王政二十四年,攻灭楚后因楚旧郡设立四川郡,以淮河北岸为界,郡治为相。淮河以南为九江郡,郡治在寿春。这时候,萧县和徐州都属于泗水郡。而砀山隶属于砀郡,砀郡郡治在今商丘。
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部,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其中十一部采用了《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传说州名,如青州刺史部,以广县为青州城,而徐州刺史部以下邳为徐州城,彭城隶属于下邳。而汉朝时期,萧县有一段时间也曾属砀郡。

三国时期,曹操得到徐州,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才始称徐州城。
西晋,萧县、杼秋县,属沛国、豫州。
唐朝,砀山属宋州,即今商丘,后梁太祖朱温就是宋州砀山人,唐,设萧县(治萧故城),属徐州。
宋,砀山县属单州(今单县)。
元,萧县属归德府(府治商丘)徐州。而砀山这一时期先直属归德府,后改属永州(今永城),而后改属济州(今济宁)。

明洪武四年,砀山才改属徐州,一直到1949年元月,砀山属商丘,到10月,和萧县一起改属宿州(1912年宿州改称宿县专区)。1952年,砀山县、萧县划归江苏省。1955年,为加强洪泽湖治理,萧砀和泗洪、盱眙交换,划归宿州。
历史上,商丘也是灿烂辉煌的,今商丘也已没落,而宿州古代在很长时间里是管辖淮河以北地区(包括五河、怀远、固镇等),今也已没落。

徐州现在作为淮海中心城市,有着优美的环境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今日远比商丘、宿州发展要好,周边居民很多都喜欢徐州这是无可厚非的,况且由于地理原因,萧县砀山去徐州比宿州市区更方便,但是,说萧县砀山自古属徐州,这是自欺欺人,更是不懂历史,如果今日商丘还是如古代一样强过徐州,砀山人未必会去徐州。
徐州萧县的文明史都很久远,但是萧县有着3100年的建城史,徐州只有2600年,在萧县建城之时,彭城还没有城池。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