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国的工业还没有被转移到世界各处的时候,美国制造可以说是当时工业品的一个标杆,不管是质量还是价格都能得到认可,这就是属于美国的“世界工厂”的时代。资本家确实得到了更多的利润,但对于美国的工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梦,大量工厂的撤出让美国失去了完善产业链的资格,这也就导致了大量工人失业,相关商品只能依靠进口,像美国著名的五大湖工业区的衰落也有这个原因。

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别管你第三产业再发达,工业实力弱了总是会出问题的。就拿美国来举例子,在这段特殊的时间内,美国缺少各种医疗设备,像口罩、呼吸机等更是紧缺用品,连自家医护人员都满足不了。是美国真造不出来这些东西吗?口罩和呼吸机这些东西早就是美国几十年前就吃透了的东西,可就是因为国内缺少完善的产业链,光有着技术却没有生产出来的能力,这就是美国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工业空心化。
想当年美国也是著名的“世界工厂”,小到不起眼的零件,大到战斗机的发动机,就没有美国造不出来的东西。在美国的工业还没有被转移到世界各处的时候,美国制造可以说是当时工业品的一个标杆,不管是质量还是价格都能得到认可,这就是属于美国的“世界工厂”的时代。
可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因素,美国的资本家将自家的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以追求更高的利润。资本家确实得到了更多的利润,但对于美国的工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梦,大量工厂的撤出让美国失去了完善产业链的资格,这也就导致了大量工人失业,相关商品只能依靠进口,像美国著名的五大湖工业区的衰落也有这个原因。
在特朗普上台后,他那么费劲的和资本家博弈,想要让他们将工厂带回美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美国重新完善产业链,让更多的工人能得到工作岗位。可美国想要重新回到“世界工厂”真的有那么容易吗?这个我们就要从美国的工业时代说起了。
1,美国版“基建狂魔”
都说我国是基建狂魔,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从泥土上建立了一个个钢铁森林,而高铁的里程更是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一大截,这一切成就都值得国人骄傲。可你不知道的是,和美国比起来,中国的这些铁路、高速公路或是摩登大楼的基建,都显得太过年轻了。
1869年,美国第一条跨越东西海岸的铁路开通,而仅仅到了五十年后的1916年,美国的铁路里程就达到了40.6万公里,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没有火车覆盖不到的地区了。
如果说这不够直观的话,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在17年的铁路总里程也只有12.7万公里罢了,跟美国比起来相差了三倍多。并且这还是美国一百多年前折腾出来的铁路,当时可没有方便的大型机械设备的辅助。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经过拆拆补补的美国铁路,依旧还有25万公里的里程。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美版基建狂魔这个称号真不是吹的。
美国的铁路图
而再看美国的帝国大厦,这座位于美国曼哈顿的摩登大楼其实在1930年就立项修建,1月开始动工到了5月就完成了这栋高达381米的摩登大楼的一切工程事宜。其中包含了6万吨钢铁、1000万块砖、6500扇窗户……
修建中的帝国大厦
这样大规模的工程仅仅用了四个月完工,即使放到二十一世纪也是奇迹,平均每周就能完成四层半的高度。并且美国在把握速度的同时还让这座历时四个多月完工的建筑,到了一百多年的今天依旧屹立不倒,这就是当时美国的各产业链结合到一块的实力。
2,世界工厂的底蕴
美国有一项从建国开始贯穿到二战前的政策,那就是孤立主义。不管是一战或是二战没波及到美国的时候,美国都只是坐在世界大岛上坐着看欧洲、亚洲打的头破血流,自己最多也就卖点物资赚上一笔,从来就没有插手的意图,这也就导致了美国的军队实力一言难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常备陆军仅仅只有十几万人,这点人连本土防御都够呛的。
而日本就中招上当了,当时的日本军方看到美国就这点陆军以为美国是个软柿子,想拿捏拿捏弄点好处,可当日本把珍珠港给炸了后才知道捅了马蜂窝,日本的举动让美国迅速完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爆兵,让世界各国首次看到了美国的实力。
1942年,在日本空袭珍珠港后美国当年就生产出了4.7万架飞机以及3万辆坦克,并且迅速招募了大量的士兵将其投放到战场中。美国军队别的没有,就是飞机、坦克什么都不缺,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美国出动了一万架飞机,而德国一边只有五百架,这个数量差异德国真的输的不冤。
飞机坟场
而在海军方面,美国在42年到战争结束的三年时间中,下饺子般建造了147艘航母,就是把欧洲国家绑到一块都没美国的航母多,即使这个时代的航母的技术含量还不是太高,但这足以见证美国的工业水平。
在战争后,大量被闲置的飞机、坦克乃至航母都被美国遗弃,形成了壮观的飞机坟场、坦克坟场以及航母仓库,这是美国工业实力的见证,只有到了战争你才能知道一个国家的工业转化出来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以往生产汽车的福特能拉出来造坦克,这就是美国的工业。
堆积废弃航母的港口
对于美国来说,就算在欧洲战场上输多几次也无关紧要,因为他们可以造,输了就当拖延时间,让本土生产出更多的坦克、飞机对准敌军,但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都输不起,它们输多几次不管是财政还是装备乃至粮食储备,都不足以支撑下去。
这就是美国的底蕴,属于一个世界工厂的底蕴,你说这个时代的美国有多强?
3,美国工厂的衰落
打败美国工业的,即不是欧洲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更不是苏联的战争打击,而是美国资本家自己的贪心。
随着美国雇佣成本的上升,以及各种工会的闹事,许多中小型商品在美国生产已经没有了太大的竞争力,如纺织、加工等密集劳动型工厂的利润更是不断减少。可资本家看这样下去哪能干坐着啊,于是大量的美国企业将那些技术含量低的工厂转移到了东南亚等薪水低的地方,这样他们的利润又再次回到了之前的水平。
可别忘了,工业的生产往往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底层产业链撤出了美国,中上层产业链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除此外,随着美国工厂的出海,许多美国工人也因此丢掉了工作,失去了收入来源,美国失业率又因此升高。
抗议的美国工人
美国低端工业面临的问题不少,雇佣成本高、时间效益低等都在困扰着美国现存的工厂,能活下来并且还很滋润的,都是涉及到如芯片、发动机等中高端工业产品的工厂,因为技术壁垒高所带来的附加值也自然也不会低,这样算下来雇佣成本才会成为开支的大头,这些工厂才能滋润的活下去。
可不管怎样,失去了一个完善产业链的美国已经不配坐在“世界工厂”的位置上。美国不是不能生产口罩、纸巾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是生产出来了也可能面临亏本的状况,而美国的工人是不会同意降低自己的薪水,这就涉及到了资本和工人间的矛盾了,这是工会都调解不了的问题。
特朗普想要让美国制造业回流,这压根就不现实,除非联邦政府能为这多出来的成本买单,不然是不会有企业面临着利润减少乃至亏损的风险将自己的工厂再次搬回美国,而且这还没算上搬迁工厂所带来的费用。
废弃的底特律
美国工厂的衰落已成事实,往期发达的底特律、五大湖工业区都成了铁锈带,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年轻人要么出走加州、纽约等发达地区工作,不然就是停留在这些地区等着政府发的最低保障混吃等死,曾经繁荣的工业区已经变成了现在这副荒废的模样,这只是美国工业衰退的一个个缩影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