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誕生、成長而成熟。

傳統武術根植於華夏文明數千年的沃土中,與文、史、哲、理、醫諸學科有着相互滲出透的關係,蘊涵人生哲理、民族文化和大千世界的辯證法,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存在形式———中國傳統武術文化。

傳統武術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其所內涵的民族文化情結是文化的根脈所繫,這是不容置疑的。

易筋經的坐身功夫!

坐身勢,以兩腳交疊於腿上,腳心向上,腳背貼腿,名爲天盤,又名雙打膝。若此法未熟練,單打膝亦可。單打膝的方法:將一腳收至腿根,另一腳翻駕於另腿面上。如果單打膝也不能做,可以暫做地盤。地盤方法:將兩腳按下,交疊盤坐。

第一節 握拳思神勢

【練法】

雙腿盤坐;左掌掌心向上,平端於胸前,右手握拳放在左掌上;豎起脊梁,正身端坐;雙目微閉,牙關緊閉,舌抵上齶,全身放鬆,心平氣和,任呼吸出入自然。

握拳思神是動功的一個歸結。前面的動功主要在煉精化氣,從此則運氣歸神。練此功,待氣有3次鼓盪(有3次明顯生髮感受),可接練下勢。

第二節 合掌趺跏勢

【練法】

1.盤坐勢不變,兩手成掌向左右分開。

2.向前回抱至胸前方合掌,指尖向前,虎口向上;目視雙掌。

3.將合掌收於胸前,指尖約低於鼻尖,雙目垂簾,狀如拜佛;吐氣3次,吸氣3次,呼吸須靜意而不着意。

第三節 雙手推門勢

【練法】

盤坐勢不變。兩掌張開,掌心向前,緩緩向前推出,腕挺掌立,兩臂平直。勢準時掌底腕部與肩平,目光平視;然後,自然深勻呼吸3次,使氣會通百脈。

注意:使氣會通百脈是自然之感受,並非強行使氣。

中國武術在封建社會曾有“練武、比武、打擂”等稱謂。在舊社會近四十年民國時期,被稱爲國粹稱“國術”。建國後改稱現名“武術”。所以練武、比武、打擂、國術、武術都是一脈相承的中國武術,除有流派特性外,從來沒有分類名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