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开始,朝代的历史是由民间有学识的人所记录的,直到后来唐太宗进行体制改革,官吏修改史书的政策才慢慢建立下来。清军入关后,同时对两股势力进行剿灭,其中唐王很快就战败并过起了逃亡的生活,最信任的下属郑芝龙也在最后关头投靠了清军。

中国的朝代发展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年间,直到清政府开始腐败,没落,西方大国用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才有了近代史的开端。这其中,每一段历史都会被记录下来,这就有了史官这个官职。最开始,朝代的历史是由民间有学识的人所记录的,直到后来唐太宗进行体制改革,官吏修改史书的政策才慢慢建立下来。这样民间修史官就无法再进行史料的修订,这样有好处也有一定的坏处。好处就是官吏进行史书的修订,可以对资料进行集中,坏处就是史实容易被纂改。明史就由满清修订,大量史学家根据一些史料推断明史的内容极有可能被满清史官所纂改,与史实不符。这种猜测,也渐渐随着考古文物的增多而被得到证实。

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1629年,永昌帝李自成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却带领农民起义,后成为闯王高迎翔手下一名有胆识有谋略的闯将,高迎翔去世后后,李自成成为下一代闯王。由于社会阶级矛盾频发,李自成带领手下的将士成为起义的主力军,并在1643年在襄阳称帝,新顺王。随后将实力发展到西安,于19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同年四月,明总兵吴三桂和多尔衮率兵同李自成在山海关内开战。吴三桂企图在李自成根基不稳之时,一举夺下他的政权并统一天下。李自成的确战败了,并逃出北京,于1945年在湖北被村民误杀。

吴三桂在统一的过程中,去了一个李自成却来了一些明朝残余势力的抵抗。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起政权,势力不容小觑,但是这些内部的势力却一直在内斗。以鲁王朱以海为首和以唐王朱聿键为首的两双势力在明残余势力中相互制约和抗衡。唐王朱聿键有谋士郑芝龙等人的帮助,所以比鲁王朱以海多了一分胜算。鲁王等人退居在浙江前线,两股势力虽有交织却也是井水不犯河水。清军入关后,同时对两股势力进行剿灭,其中唐王很快就战败并过起了逃亡的生活,最信任的下属郑芝龙也在最后关头投靠了清军。少了一块护身符,唐王也很快就在逃亡过程中身亡。

明朝残余势力鲁王一家独大,郑芝龙的从子郑摆将其迎入福建,可是却被郑彩盯上了。郑彩狼子野心试图从鲁王朱以海手上夺取政权。最后,鲁王在郑彩和清军的双重逼迫下逃亡到了上海,被郑芝龙的另外一个儿子郑成功所收留,随后便去世了。

在史料的记载中,鲁王是被郑成功所杀,可是专家却提出了疑问,郑成功不满其父投靠清军,甚至不屑于其父亲一起投降,说明他做人有义气,肝胆赤诚,说他杀了鲁王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1959年,某部队在福建开山采石的时候无意间炸出来一个墓室。考古学家随即来到现场进行勘测,发现上面有一个墓碑,墓碑上记载了鲁王去世的真正原因。上面表明,鲁王朱以海是因病去世并非被郑成功所杀。这个墓碑的发现证实满清期间对明朝历史做了一些不实的修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