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没有称帝,是他比较明智的选择,因为他起义称帝,并没有多大的胜算,在加上曾国藩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一个士大夫,集忠孝,礼仪于一身,他是一个很要名声的一个人,因此他不会反,也不敢反。

而本文将结合历史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曾国藩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忠君爱国,他以匡扶大清江山社稷为己任。

曾国藩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受孔孟之道教育,6岁入私塾读书。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塾师的秀才,使得曾国藩在学习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为深入孔孟之道的教育,使得曾国藩以匡扶大清江山社稷为己任,从他建湘军,平太平军就可以看出,他对太平天国那套宗教模式,有强烈的反感,因此他才会尽全力的和太平军作战,并且还带上了自己个几个弟弟,这就说明他对于清廷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因此,你让曾国藩反清,他是绝对不会反的。


第二,曾国藩不一定是慈禧的对手。

慈禧与清朝开国的孝庄皇太后一样,都是有手段,有政治能力的女政治家,但她还有一点是孝庄皇太后所没有的,那就是对权力的欲望以及霸占,慈禧太后的手段可是比孝庄太后更要毒辣,历经三代皇帝不倒,已经证明慈禧具有和武则天一样的乾坤治世能力。

慈禧先后击败过道光帝的八位辅政大臣,后续又把自己的小叔子摄政王爷又给赶下了台,说明这个女人搞政治是一把的好手,而曾国藩全然知道这个对手的厉害,他并没有十足的胜算,如果胜了,可以改朝换代,但是输了哪,那就是满门抄斩,一个不留,这些结果,曾国藩,曾公是绝对想过的,所以他并不想铤而走险,因此绝对不会拥兵自重,来反对慈禧太后。


第三,清廷“以汉治汉”,要用汉族士绅来扼制曾国藩。

我们都知道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曾国藩的“门徒”,从曾国藩组建湘军时期,就一直在曾国藩处做事,后续这二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以及提携,都成为了主政一方的官员,并且二人都自己组织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民团,左宗棠的民团军队叫做楚军,李鸿章的民团军队叫做淮军,二人在人数和实力上已然和曾国藩的湘军可以相媲美。

清政府的高层早已看到这一点,因此,在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天京的时候,将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两支军队放置在天京的两翼,对外宣称是防止走脱太平军的叛军,实则是两军互为夹角,对曾国藩的湘军进行合围之势。

就这种清政府的小心思,绝对逃不过曾国藩的法眼,曾国藩一是不想和自己的学生斗,二是与他们二人斗没有胜算,其三是,知道这是清廷的“以汉之汉”的计谋,他不希望三方有什么损失,因此自动削兵,去兵权,只要了个赋闲的官位。


第四,湘军的内心并不稳。

湘军里面除了曾国藩本家的人马,对于他是绝对效忠以外,剩下的湘军将领早都被慈禧太后用高官厚禄拉拢了过去,至少有一大半人马已经成了清廷的马前卒,这些也全在曾国藩的意料当中,毕竟古人有语:敌城破,谋臣亡,意识到这一点的曾国藩最后才会将天京的太平天国国库据为己有,军队不要了,官职也不要了,但是财富得要,毕竟为清廷政府出身入死多年,必须有点犒劳。

在说自古以来,皇帝不怕强臣爱美女,爱钱财,爱官位,就害怕他爱权力,曾国藩将天京的国库据为己有,也是在向清廷暗示没有反心,只有爱钱之心。


第五,慈禧太后害怕自己的“以汉治汉”计谋不能成行,将满清八旗兵精锐部署在长江两岸,防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兵变。

慈禧深知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三人之间的关系,害怕自己的“以汉治汉”,不能成功,并且三人结盟兵变,因此,将满清八旗兵的精锐派往长江两岸,架起红衣大炮,防止三人的突然兵变。

这一点连李鸿章和左宗棠都骗不过,更别说是曾国藩,曾国藩对这个问题绝对是看的透透的,因此,他才会占了天京城后,开始屠城,将太平军的生力军全部斩杀,也不补充自己的兵员,这恰是在向清廷宣誓,没有反心,只有忠心一颗,在到后续,曾国藩连续请旨,削兵,去职,接受朝廷任命的有名无实权的官位。


第六,曾国藩的政治意愿不允许他起兵造反。

曾国藩的政治意愿是希望国家国泰民安,现在平定了太平军,他也感到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并且曾国藩在这个时期,已经逐渐步入老年,对于权利并没有多大的留恋。

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强国,驱逐洋人,这就是曾国藩这个时候的真实意愿,从这个意愿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没有什么称帝称王的野心。也不想成为乱臣贼子。


综上所述,曾国藩没有起兵,称王称帝,这是他一生民智的选择,他不仅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也使的清廷在平定太平军之乱后,避免在一次陷入内战之中,为当时的中国赢得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从功绩上来说,曾国藩是一个大功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