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新規的落地,在年後一度引起市場關注,“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採用非公開的方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行爲,是提升直接融資比例的重要股權融資渠道。2012年-2017年,全市場定增募資規模持續攀升至萬億,是IPO之外重要的“輸血管道”。2016年頂峯時期定增募資金額達到1.1萬億元,是同期IPO規模的7倍。

隨着定增成爲焦點,多家基金公司開始着手佈局定增產品,近日,高瓴資本23億元“包圓”凱萊英定增的舉措也一度引發業內熱議,協議約定在戰略合作期內,高瓴資本爲凱萊英帶來的訂單累計不低於8億元人民幣。事實上,今年再融資新規落地後,私募機構便開足馬力佈局定增市場。根據私募排排網調查,有79.81%的私募認爲,再融資新規之下,定增存在很好的高折價套利機會,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定增牛”。

01私募基金參與定增的方式

私募機構參與定增的熱情不減,那麼,私募基金都是通過哪些方式來參與定增呢?私募基金可以作爲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或其關聯人、通過本次認購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的投資者以及董事會引入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具體而言包括四種模式。

模式一: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PE的PE模式

目前在中國4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控人實際上都參與了私募基金的投資和運作,不乏有些控股股東/實控人手握私募基金牌照。因此,這類控股股東/實控人蔘與上市公司定增不僅具有經驗和資格方面先天的優勢,而且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與外部機構投資者合作設立的私募基金,也可以依法認定爲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蔘與到上市公司的定增中。

模式二:通過定增方式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的PE模式

在再融資新規之下,對於私募基金來說,定價基準日的選擇、鎖定期的縮短以及減持新規的放開,將促使更多的私募基金通過定增方式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本次再融資新規規定,上市公司擬發行的股票數量上限原則上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30%,而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僅需要百分之十幾即可取得控制權,因此,私募基金通過認購上市公司定增股份完全可以取得第一大股東的地位,甚至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

模式三:通過定增方式戰略投資上市公司的PE模式

與前兩者模式不同,該模式下私募基金作爲外部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再融資新規並未對“戰略投資者”作出明確定義。

模式四:通過配套融資投資的PE模式

該模式指上市公司在進行併購重組時,同時向投資者定向增發股份融資,仍然適用再融資新規,相較於其它模式中上市公司定增募集資金的目的可能是爲了歸還借款或增加流動性,該模式下上市公司募得的資金用途爲併購重組,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對於PE而言,參與這類由併購重組過程中產生的定增機會,可以與其具備一定投行能力的優勢相結合。

02以項目融資爲目的資金流向哪些行業和項目?

項目融資是今年公佈的定增預案中佔比較高的一類,因此將項目融資類的定增預案進行行業和主題分類可以看到,以首次披露定增預案的時間爲參考,2020年新公佈的以項目融資爲目的的定增預案192個,對應擬募資規模合計3366億元。

從行業分佈來看,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子、計算機、基礎化工、醫藥等行業以項目融資爲目的的定增預案較多,對應擬融資規模也比較高。其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的項目融資定增預案20個,對應擬募資規模631億元,佔比多達18.8%;電子行業項目融資的定增預案22個,對應擬募資規模437億元,佔比約13%。

從主題類型分佈來看,新能源類、大數據雲計算類兩大主題相關的融資項目較多,且規模也比較高。具體來看,新能源,對應擬募資規模919億元,佔據27%的比例,大數據雲計算類項目33個,對應擬募資規模483億元,佔比大約14%。其他擬募資規模比較高的主題類還包括消費電子類、技改類等,大數據、雲計算、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均屬於新基建範疇。

03如何選擇定增的退出時點?

在新規落地以前,機構投資者參與的競價類定增以一年期爲主,而新規後,限售期進一步縮短到6個月。這也意味着定增股份解禁後,投資者可以及時從二級市場減持股份,從而獲得收益,而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定增股票在解禁後,投資者實際拋售很有可能會導致短期價格出現一定波動。

根據招商證券數據顯示,從以往機構投資者參與的一年期競價定增來看,在解禁後三個月內減持定增股票整體收益率維持較高水平,而在解禁後三個月後減持收益率逐步下降。隨着定增認購者減持股票以及投資者情緒的變化,股價會有一定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維持股價的動力也會在減持結束後逐漸減弱。因此,整體上來看,投資者在定增股票解禁後,可以及時減持股票,實現收益。但如果在解禁日定增項目處於虧損,即股價依舊跌破發行價,則應當採取不同的策略。

此外,在解禁日虧損的定增項目,通過延遲減持,可以提升項目的平均收益率,降低虧損。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出發,如果發行定增在解禁後項目虧損,導致認購方受損失,不利於上市公司後續再次發行定增進行融資。因此,上市公司在定增解禁前後都會有維持股價的動力,最終使得部分定增項目扭虧。但也可以看到,超額收益改善並不是很明顯,這說明定增項目的扭虧也來源於公司所屬行業整體的上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