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宋遭逢靖康之變亡國後,宋朝皇帝、大臣、妃子、民女等紛紛被金人擄掠北上,終生侮辱,曾經繁榮的東京城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戰爭帶來的瘡痍。爲了延續宋朝統治,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南宋就此成立。


北宋亡國之景依然歷歷在目,奸臣禍國之事亦讓全國上下痛心。而在此時,南宋政權也並不安穩,金兵的南下的追擊令南宋風雨飄搖,就連趙構都有性命之虞。也正因此,宋朝雖仍然以文人爲尊,但卻不得不仰仗武將保家衛國,收復河山,岳飛也正是這個時期的佼佼者。


自岳飛參軍以來,他作戰奮勇,敢於亮劍,令金兵的進攻多次受阻。成名後,他打造出了一支鐵血岳家軍,先後參戰百餘次,戰功赫赫。紹興四年收復襄陽6郡,兩年後又收復商州等地,令金兵聞風喪膽。而在紹興十年的北伐中,他多次擊敗金朝精銳軍隊,連續收復數地,然而就在這捷報連傳之際,岳飛卻遭到秦檜及皇帝的阻礙,接連收到12道金牌,要求他放棄擴大戰果,班師回朝。也正是這一回,宋朝再也無法收復故土,岳飛也被誣陷而死,落下個千古奇冤。

但令人奇怪的是,岳飛一直就是岳家軍的靈魂人物,遭到朝廷如此對待,竟無所作爲,甚至爲其喊冤者都寥寥。這就奇怪了,咋回事?


其實,不怪岳家軍不仗義,而是朝廷的手段太狠,令岳家軍根本無力反抗。首先,我們先看岳家軍的構成。在當時,岳家軍雖是岳飛一手組建,但卻絕非個個都是子弟兵,其中包含着多股小型軍事力量。如王貴、李山、吳全等人,便是其中領袖。此後,岳家軍不斷壯大,也曾吸收了不少流民匪寇,這就令岳家軍中勢力更爲龐雜,唯有靠着岳飛的名望,才能制約他們。

然而,趙構在處理岳飛時,卻對岳家軍進行了分化及奪權。聽朝廷話的王貴成爲統領岳家軍的一號人物,岳飛真正的嫡系岳雲及張憲也都被抓捕,就連最強的背嵬軍都被朝廷直接收編。自此,“嶽派”已經翻不起什麼大浪。而更爲重要的則是,岳飛雖在名義上是岳家軍的統帥,但按宋朝國策來看,軍隊的執掌者仍然是皇上。畢竟包括後勤補給等物都被朝廷一手把控,即便他們想反,也根本無能爲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