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0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內容,其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爲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爲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爲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國際電信聯盟祕書長趙厚麟認爲,5G與智能交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將改善人們的生活並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技術與最新創新具有推動人類進步的巨大潛力,是實現每一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利器。

2020年是第51個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今年的主題爲“連通目標2030:利用ICT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實現”。國際電信聯盟祕書長趙厚麟認爲,5G與智能交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將改善人們的生活並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技術與最新創新具有推動人類進步的巨大潛力,是實現每一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利器。

5G是新基建首選

正在被推上風口的新基建,從本質來說是一次數字基建。這既是受疫情影響,提振國內經濟的主要抓手;也是着眼長遠,推動國民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的實質舉措。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內容,其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爲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爲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爲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鄔賀銓在談到新基建時表示,在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中,甚至在整個新基建中,5G是首選,而且5G有很長的產業鏈,5G終端實際上就是很長的產業鏈,其中既有基帶芯片也有射頻芯片,還有觸摸屏、攝像頭、麥克風、揚聲器、電池、天線等。在網絡上,有基站、天線、鐵塔,還有從基站到核心網的光纖傳輸系統,以及5G網絡特有的邊緣計算。做芯片設計,還需要工具軟件,需要代工企業;做網絡設備還需要測試的儀器儀表,網絡優化軟件;做終端也需要終端的測試儀表,面向5G的應用特點還要有相應的操作系統,以及5G的APP平臺。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說:“新基建就是數字基建,5G屬於數字基建的一部分,是高科技的基礎建設。其目標是建成像國內高鐵、高速公路、地鐵這樣的基礎設施,一個完善的數字基建,能夠對很多垂直行業提供支撐,如智能城市、智慧農業、互聯網醫療、工業自動化、車聯網、智能電網等。當然首先要有基礎網絡,才能夠提供對這些垂直行業的支撐。”

不難看出,以5G爲代表的新基建包括了大量創新的信息通信技術,而且多種創新技術與傳統基礎設施還要互相融合,具有倍乘潛力的未來應用就在其中孕育。

5G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2019年是5G的商用元年。如果按照移動通信“十年一G”的發展軌跡,從2020年到2030年,恰是5G商用發展的十年。

爲了實現5G對千行百業的賦能,中國運營商在全世界率先採用了5G獨立組網(SA)方式。中國移動技術部總經理王曉雲說,SA也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從主導設計到率先部署的新一代網絡,需求多、大家期望高、時間緊迫,產業相對不完善,需要花費更多的努力、通過更多的創新,才能把我國主導的國際新技術真正實現商用的成功,只有商用的成功才能驗證這個技術的成功。所以,王曉雲認爲,SA商用今年還面臨着五個方面的挑戰,包括標準和產業、建設和運營、重大能力的塑造、服務和運營以及商業模式和產業融通。

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是5G兩個重要的應用場景。王江舟表示,這兩個非常重要的場景,近期不會大規模應用,但是有很好前景。因爲這兩個應用有非常嚴格的傳輸延遲要求,5G規定低於1毫秒的延遲,主要就是針對這兩個應用場景。

實現車聯網,需要建設一個分離的數字基建結構,包括專門的網、單獨的頻率,在路邊、街邊鋪建車聯網。長遠看,5G車聯網需要加入移動邊緣計算,車輛要感應局部危險,通過邊緣計算處理,以大大降低延遲。5G車聯網標準今年下半年凍結,考慮到行業應用的導入期比較長,切實的落地應用可能還要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

5G在各個垂直行業中的應用現在更多還處於展示狀態,從展示到真正在一個行業中落地,也有很長的距離,這需要跨界融合,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市場動力。

5G將信息通信的行業邊界打破,擴大到了千行百業,而5G要在垂直行業中生根發芽需要長期的行業浸潤。因此,5G必將是一個長生命週期的移動通信代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