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之時,恢復經濟增長、鞏固中國製造、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爲今年兩會關注熱點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今年的議案,主要圍繞建設新一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推動信息產品消費、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推動新基建和智慧經濟建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熱點領域。

楊元慶表示,穩住經濟基本盤需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發力。在供給側,大力發展以新基建爲基礎的智慧經濟,穩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以實現中國製造的“產業躍遷”。在需求側,繼續大力促進信息產品消費,拉動內需,以實現國內消費升級。

四方面提升“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

“目前大多還是運營商‘拿着錘子找釘子’,拿5G網絡去找應用場景。”楊元慶對記者說。

5G剛剛邁入商用,市場和投融資還處於起步階段,結合5G新特性的移動化應用生態、運營支持、標準體系尚未成熟。在楊元慶看來,單純建設5G網絡,只能解決信息傳輸的需求,需要在傳輸基礎上探索智能管控等應用模式。

針對上述不足,聯想、格力等製造企業一直以來依託龍頭企業,發展網絡化協同的供應鏈產業生態,實現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支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楊元慶建議從四個方面提升“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融合應用能力。

一是加大數字基建力度,提升智能化公共服務能力。楊元慶提出,希望政府能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各地工業互聯網、5G、智慧城市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提高公共服務平臺的資源配置效率和覆蓋範圍。

二是加強市場政策引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大各級財政對“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運用產業基金等多種市場化手段,積極引導社會資本,爲融合發展提供多渠道資金保障,探索開放共贏的新型商業模式。

三是加快構建應用生態,助力企業創新發展。通過打造典型應用場景示範、推動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搭建多方合作平臺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融合應用。

四是加速培育複合型人才,實現產業人才集聚。“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缺少跨界複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圍繞新技術、新趨勢,加強新學科建設,鼓勵高校企業聯合創辦研發實驗室或創新中心等;另一方面,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搭建高端人才專家數據庫。

釋放智能產品對經濟的雙重推動作用

從供給側看,新基建既是先進的智能科技,又是賦能智慧經濟的基礎設施。從消費側來說,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龐大、層次最豐富的消費市場。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內需市場將成爲拉動經濟增長強力引擎。

楊元慶表示,推動消費升級,PC等智能設備產品是基礎設施中的基礎設施,對經濟具有雙重推動作用。“在抗擊疫情中,無論是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辦公,還是在線零售,都離不開PC、智能手機等設備。”他認爲,促進信息產品消費,加大PC等智能設備的滲透率,對於實現消費升級、促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慧經濟、擴大出口、提升教育水平、實現鄉村振興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遠程問診、複診送藥、遠程治療發揮了很大作用。楊元慶認爲,應該以此爲契機,加快建設覆蓋“家庭+社區+醫院+科研機構”的新一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全面提升我國的醫療健康水平。

楊元慶建議把新一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建設列入醫療健康領域“十四五”規劃,明確總體思路,重點發展建設。通過典型應用推廣,將符合條件的預防篩查類“數字家庭醫生”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等方式,爲技術發展創造條件,吸引更多行業參與者。

楊元慶認爲,國家要統一統籌規劃,有效利用現有的超算資源,鼓勵新一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內的企業、醫院和科研機構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利用超算資源,推動醫療健康的發展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