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陳大爺近來飽受慢性腹瀉煎熬,藥喫了不少,但效果都不太理想,而且最近還伴有腹部隱痛和營養不良症狀。日前,他來到我市中醫藥研究院附院一長征醫院就診,內鏡中心王毓麟主任醫師接診後仔細分析了陳大爺的病情,爲陳大爺進行了無痛結腸鏡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王毓麟反覆進退鏡觀察,竟在陳大爺的盲腸處發現一條長約20 mm的蟲體,一端插入到腸壁內,一端遊離在腸腔中。王毓麟及其團隊在內鏡下,用活檢鉗固定後,取出一條約 30 mm 細長蟲體,蟲體活動自如,檢驗確定爲鞭蟲。陳大爺經驅蟲治療後,隨訪兩月腹瀉腹痛症狀消除,營養不良問題得到了改善。

據王毓麟介紹,鞭蟲是寄生於人體腸道的常見線蟲之一,成蟲蟲體形似馬鞭,前段細長,約佔蟲體的 3/5,後段粗大,尾端鈍圓。鞭蟲感染率較高,陳大爺可能是誤食到蟲卵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感染。鞭蟲成蟲主要寄生於盲腸內,重度感染者也可在結腸、直腸,甚至迴腸下端寄生。成蟲細長的前段可進入人體腸黏膜、黏膜下層,甚至肌層,破壞組織,加上分泌物的刺激作用,使腸壁局部組織出現慢性炎症、充血、水腫或出血,會造成腹瀉、腹痛、貧血、消瘦、食慾不振等症狀。糞檢是診斷鞭蟲感染的最常用方法,但檢出率較低。陳大爺幾次便常規中均未發現蟲卵。近年來,隨着消化內鏡的廣泛應用及其操作方法的改進,鞭蟲成蟲的內鏡檢出率在增加。

王毓麟說,發病時間在兩個月以上,或者2至4周內的複發性腹瀉稱爲慢性腹瀉。長期的慢性腹瀉可導致患者脫水、營養不良、體內水電解質紊亂等,影響正常飲食和生活。慢性腹瀉的病因除感染寄生蟲外,還有胃腸道疾病、肝膽胰腺疾病和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一旦發生慢性腹瀉應及時進行糞便和結腸鏡檢查,找到病因及時治療。在鞭蟲高感染率的我國西部和中部省(區、市),內鏡檢查時更需注意寄生蟲感染的可能性。

陸靜 雷春香

來源:天津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