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啄木鳥不同的是,戴勝知名度不高,但在各個地方都有對它的俗稱,比如花蒲扇、胡哱哱、臊包子,山和尚、雞冠鳥、臭鴣鴣等。戴勝的嘴巴又細又彎,這是它和啄木鳥最主要的區別。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一部奇書,上面描述了許多前所未見的珍禽異獸,以及深奧的地理知識。在《山海經》中甚至還描繪了傳說中西王母的長相,說她是“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有人說西王母其實就是古埃及的女法老。

但是,我們現在關注的卻是“戴勝”,它其實是一種很像啄木鳥的鳥,有十分漂亮的羽毛,相信大家都在生活中見到過它,還誤認爲它是啄木鳥。

和啄木鳥不同的是,戴勝知名度不高,但在各個地方都有對它的俗稱,比如花蒲扇、胡哱哱、臊包子,山和尚、雞冠鳥、臭鴣鴣等。它和啄木鳥長得非常像,尤其是一個長長的嘴巴,身上的羽毛花紋簡直像是一個設計師設計的。但實際上,戴勝和啄木鳥的分工不同,啄木鳥主要喫樹幹裏的蟲子,因而啄木鳥的嘴巴是直的,而且比戴勝的長一些,粗壯一些,這樣啄木鳥才適合在樹上啄洞。

而戴勝的覓食方式主要是在地上覓食,以草叢裏和土裏的蟲子爲主要食物。戴勝的嘴巴又細又彎,這是它和啄木鳥最主要的區別。

雖然在國內名聲不顯,但是戴勝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分佈很廣泛的鳥類,還被譽爲以色列的“國鳥”。戴勝的羽毛比啄木鳥還要漂亮一些,因爲戴勝的頭頂長着一個羽狀花冠,可以自由控制打開和關閉,看上去漂亮極了。但實際上戴勝雖然長得好看,卻不太受養鳥愛好者歡迎。

因爲戴勝的身上有一種很奇怪的臭味,只要靠近它就能聞到這種味道,簡直臭不可聞,十分影響心情。所以戴勝的外號裏纔有臊包子、臭鴣鴣。在世界所有鳥類當中,像戴勝這麼臭的鳥實在是不多見。究其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戴勝的雌鳥尾部有一個腺體,在孵化小鳥的時候,這種腺體就會分泌出一種黏液,這就是臭味的主要來源,算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和臭鼬差不多。

第二個原因就跟戴勝的生活習性有關了。戴勝的窩不是自己搭的,而是會選擇樹洞和石頭縫隙,這種地方本身就隱蔽,不通風,而且鳥窩裏的鳥糞也都堆積在窩裏,這種生活習慣也導致了戴勝身上濃重的“體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