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張翼此人是一代名將,不愧與廖化、王平、張嶷等人齊名,這一點從他的表現中可能看出,從姜維不待見他,卻屢屢強迫他隨軍出征,也可以看出。如果拋開大局不談,張翼之死好像是受姜維連累,但是張翼是忠於蜀漢之人,爲蜀漢捐軀一事,他應該難得與姜維沒有爭議。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期文無常奉天玉插圖東方夜未眠)
提及漢末三國史,很多人會首先想起蜀漢的五虎將,即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當然了,真實歷史上劉備並沒有封五虎將,這一詞條正式出現在正史中,已經到了清朝,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他們的認可。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除了這真正的五虎之外,蜀漢還有“小五虎”,他們比關張趙馬黃晚了一輩。這些人分別是誰呢?
這五個人分別是王平、廖化、張翼、張嶷、吳懿,因爲《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臨終前特意提到這五人驍勇善戰,且戰鬥經驗豐富,可堪大用而得名。雖然以演義爲依據,並不嚴謹,但是他們的能力卻絕對配得上這一榮耀。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王平智勇雙全,曾勸阻馬謖在山上紮營,也曾大破曹爽十萬大軍;廖化千里有走單騎,詐死歸蜀,而且年邁之時依舊能擔任先鋒;張嶷威風凜凜,駐守南中十五載,令蠻人聞風喪膽;吳懿原是劉璋手下大將,投奔蜀漢後,既曾隨魏延大破魏軍,也曾單獨駐守漢中數年。那麼張翼有什麼本事呢?他有何德何能與其他四人並列?
張翼,字伯恭,是益州犍爲人氏,劉備入川之後,他被舉孝廉,擔任過縣長,後來漢中之戰時,成爲了趙雲的部將。《三國志》注引《雲別傳》曰:“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意思是說,黃忠斬夏侯淵之後,想再立大功,於是率軍劫曹軍糧草,結果誤中埋伏。趙雲接應他回來之後,營中無兵,而曹軍已經追至跟前。這個時候張翼想要關閉營門據守,趙雲卻大擺空營計,嚇退了追兵。雖然此處沒有記載,張翼在這一戰中有什麼精彩表現,不過我們可以由此得知,彼時的他已經進入軍中爲將了。
在此之後,他被任命爲了庲降都督,兼綏南中郎將,出鎮南中。那段時間,他大力打擊蠻夷,戰功赫赫,只不過因爲他爲人太過死板,執法嚴厲,朝廷將其調回,改派馬忠與張嶷前往。在接到朝廷調回的命令之後,諸將都勸他立馬回程,他卻恪盡職守,一直堅持爲戰爭做準備,等馬忠到來之後才啓程離開,爲馬忠平定南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此舉得到了諸葛亮的讚賞,因此北伐期間受到了重用,擔任過前部都督等職。
可是他雖得諸葛亮欣賞,卻與繼承了諸葛亮衣鉢的姜維不和。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姜維在身居高位,擁有了調集軍隊的權力之後,一直在不停的發動北伐戰爭,使蜀漢陷入了窮兵黷武的境地。公元年的時候,他再次請命北伐,張翼在朝堂上對其進行了反駁。《三國志·張翼傳》記載:“維議復出軍,唯翼廷爭,以爲國小民勞,不宜黷武。”姜維卻沒有聽取他的建議,不但堅持出兵,還強迫張翼隨軍出征。後來,姜維在狄道大破魏軍,張翼勸他見好就收,他再次拒絕了張翼的建議,結果最後無功而返。因爲張翼總是與姜維意見不和,所以姜維一直與張翼有嫌隙,但是因爲張翼能力卓越,他每次出征都強迫張翼隨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蜀漢滅亡。
公元年的時候,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後主劉禪投降,並讓前線的姜維等人向鍾會投誠,當時的張翼與姜維同在劍閣。姜維不甘如此,策反了鍾會,可是他沒想到鍾會如此不堪大用,起事三天便宣告失敗,並死於兵變。這一場大亂的結局是,曹魏損失了鄧艾、鍾會,蜀漢的舊臣中,則有姜維、張翼死在了亂軍之中。如果拋開大局不談,張翼之死好像是受姜維連累,但是張翼是忠於蜀漢之人,爲蜀漢捐軀一事,他應該難得與姜維沒有爭議。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張翼此人是一代名將,不愧與廖化、王平、張嶷等人齊名,這一點從他的表現中可能看出,從姜維不待見他,卻屢屢強迫他隨軍出征,也可以看出。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註》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