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霸王項羽的陌路,他最後的命運該何去何從?在楚漢時期,項羽可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他勇冠三軍,力量蓋世,舉世無雙,帶兵的過程當中很少遇到能匹配他實力的人。但是就是這麼個英雄人物卻是死在了小人劉邦手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且聽我給大家細細說來。想當年龍且的死對項羽的打擊是巨大的。這條右臂斷了後,項羽的元氣大傷。韓信殺死龍且,對項羽來說,他與韓信的深仇大恨已是不共戴天。但項羽雖然粗魯,雖然也很想報仇,但前面已經說過了,這仇不好報啊,甚至可以說報不好還會搭進自己的命。於是他思來想去,最後決定不對韓信動武,而是動文。
勸降韓信,但韓信肯喫回頭草嗎?答案是否定的。韓信自從被劉邦爲拜大將軍後,已誓死報答劉邦,更何況這個時候他已經被劉邦加封爲新齊天大聖——齊王。當然,話又說回來,這一次不是劉邦料到項羽會派人去說服韓信投降,主動給他加官升職以安定他的心,而是韓信主動爭取來的。雖說在修武縣城劉邦並沒有把他連降三級,但印兵符和手下所有的兵馬都平白無故地被劉邦奪去,他表面上不說,但心裏還是有疙瘩的。
因此平了齊地立下了大功就加不平衡了:如果沒有我,這齊地誰能這麼快就秋風掃落葉般蕩平?於是,韓信就給劉邦寫了一封信,信當時寫得很委婉,說這裏不好整啊,這裏的百姓又不好管,不如你先讓我當一個齊王試試,就是個假的先用用而已,你不用多想的。實際上誰都看得出來,他這已經是在“逼”劉邦封他爲“齊王”了。當時韓信的想法是自己辛苦打下了齊地,弄個王當會也是應該的啊。但是劉邦可就不這麼想了。他接到韓信得消息說龍且被他給殺了,這讓劉邦高興壞了,要不是軍醫再三叮囑他不能亂動,他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然而,他還沒高興多久,第二天就接到韓信第二封信。這封不是戰報,而是“威脅信”。劉邦當時只看了一眼,臉上頓時又恢復了烏雲密佈。“我現在困守在人不見人鬼不見鬼的地方,他(韓信)不但不派兵來救我,還想自封爲齊天大聖,真是狗嘴巴上貼對聯——沒門。”劉邦的反應嚇得信使臉色發白、心頭髮顫、腿腳發抖,心裏道:怎麼這回我送信就成了倒黴鬼呢?只怕要喫不了兜着走了。
關鍵時候,又是張良和陳平起作用了。前面已經說了劉邦手下的人才應經很多的啦,遇到什麼事情後都有人給他想辦法,不過當時有韓信的人在,不能明說,就跟劉邦打眼色,劉邦他是何等機敏之人,馬上就改口說大丈夫做事就要做得明明白白的啊,你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本來就該做真正的齊王,怎麼能做個假齊王呢?原來如此,虛驚一場啊。這下信使終於放心了,可以回去交差了。
爲了穩定和拉攏韓信這個至關重要的勢力,分封儀式舉行得很隆重,劉邦派出了心腹人物張良親自去主持韓信封王的活動,還說讓他趕緊去打項羽吧,但是張良剛一走,項羽的說客客武涉後腳就到了。武涉這時充分發揮其誇誇其談的口才,見了面後,他就不客氣了,居然從秦朝是如何如何黑暗,陳勝吳廣是如何如何被逼無奈扯起革命的大旗說起。他口沫橫飛地說了一大通,直到韓信深有“感觸”時,他才說到正事上來。他說現在項羽和劉邦已是一個平衡的天平,而韓信不管支持哪邊,勝利的天平就會傾向哪邊。他還說現在劉邦只是利用韓信,項羽一旦敗了,劉邦下一個對付的目標就是韓信你了。
但當時韓信心裏只有當齊天大聖的風光,哪裏聽得進這些“金玉良言”,便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然後就直接把他拉到飯桌上大快朵頤,酒足飯飽之後,再客客氣氣把他直接送走了事。可憐的武涉就這樣匆匆結束了項羽交付他的神聖使命。武涉雖然沒有能完成使命,但他走後,大謀士蒯徹馬上和韓信進行了一次密談,可以說此時的蒯徹成了項羽唯一的希望,但是誰又能想到就這麼小人物。一個小謀士竟然用計實施了誅殺了項羽的的計策,我想就是英雄豪傑如他,也是沒有想到的吧?項羽不是敗給了劉邦這個無賴,而是敗給了他手底下的謀士。好了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到這了,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有什麼感想呢?敬請留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