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玉齡對張靈甫的愛得到了衆人的尊敬,有一次她回臺灣,七十四軍的老兵得知後自發的前來看望她,據說當時坐了20桌,老兵們一個接一個的端着酒、流着淚敬她。婚後兩人非常恩愛,張靈甫對自己的這位少妻可謂是寵愛有佳,內戰爆發之後,在前線指揮戰鬥的張靈甫只要有時間,就會飛回南京看望王玉齡。

大家好,我們的飛哥採風另一種意境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導讀:國民革命軍七十四軍,組建於1937年8月,下轄五十八師、五十一師,由於當時前方戰事喫緊,七十四軍在五十一師尚未規建的情況下,就奉命前往上海蔘加淞滬會戰,在之後的八年抗戰中,七十四軍幾乎參加了正面戰場的所有大戰,特別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之戰中,重創日軍,被稱爲“抗日鐵軍”。
抗戰勝利之後,七十四軍奉命駐守南京,不久之後,58師師長張靈甫升任中將軍長,開始着手將七十四軍改編爲整編七十四師。從表面上看,七十四軍變爲七十四師是降低編制,可實際上整編七十四師的實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除了清一色的美式裝備外,還接受了美國顧問的長期訓練,一舉位列五大王牌軍之首,被人稱爲“天下第一師”。
內戰爆發之後,整編七十四師在張靈甫的帶領下,瘋狂的向華東解放軍進攻,這種與人民爲敵的做法,預示着他必將走向滅亡。1947年5月13日,華東解放軍在人們羣衆的支持下,一舉將整編七十四師圍困在山東臨沂孟良崮,經過四天的激烈戰鬥,整編七十四師被全殲,師長張靈甫戰死,時年44歲。
張靈甫出生於舊社會,年紀輕輕就成了高級將領,自然也是妻妾成羣。根據記載,他一生共娶了四位妻子,既有父母包辦的舊式婚姻,也有新時代的自由戀愛。在他去世之前,跟他生活在一起的則是最後一位妻子,年僅19歲的王玉齡。
1945年,抗戰剛剛勝利之後,42歲的張靈甫與17歲的王玉齡,在上海金門飯店舉辦了婚禮,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發了轟動效應。人們主要的焦點還是兩人的年齡差距,要知道舊社會人結婚都早,按照張靈甫的歲數完全可以當王玉齡的父親了。可兩人並不在乎世人的看法,因爲愛情還是走到了一起。
婚後兩人非常恩愛,張靈甫對自己的這位少妻可謂是寵愛有佳,內戰爆發之後,在前線指揮戰鬥的張靈甫只要有時間,就會飛回南京看望王玉齡。1947年3月,王玉齡爲張靈甫生下了一個兒子,高興之餘,張靈甫爲他起名張道宇。可惜好景不長,僅僅兩個多月後,張靈甫就在孟良崮被解放軍圍殲,留下年僅19歲的王玉齡和張道宇孤兒寡母。
王玉齡幼年喪父,現在丈夫又戰死沙場,除了年幼的兒子之外,王玉齡還要照顧年邁的母親,僅靠丈夫那點微薄的撫卹金根本難以度日。幸虧張靈甫從軍多年,結交了很多軍政要員,在大家的幫助下她們一家才得以度日。
1948年,王玉齡帶着母親和兒子前往臺灣,混亂之中她們的生活更加得不到保障。有很多人勸年輕的王玉齡改嫁,但都被她拒絕了,爲了改善生活她決定前往美國繼續求學。1952年,在姨夫孫立人將軍的幫助下,王玉齡順利前往美國繼續學習。王玉齡在美國落腳之後,將母親和兒子都接到了美國生活,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
中美建交之後,王玉齡回到了新中國,之後還花錢在上海爲張靈甫修建了一座衣冠冢。王玉齡雖然和張靈甫結婚僅僅兩年,但卻將他視爲一生摯愛,爲他守寡70多年至今單身。王玉齡對張靈甫的愛得到了衆人的尊敬,有一次她回臺灣,七十四軍的老兵得知後自發的前來看望她,據說當時坐了20桌,老兵們一個接一個的端着酒、流着淚敬她……
而她唯一的兒子張道宇一直在臺灣商界打拼,先後成立了多家公司。1995年,在母親的建議下才搬到上海定居。如今母子二人的生活非常美滿,除了經營生意之外,就是到各地去走走,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