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遊:孫悟空火眼金睛,爲何卻分辨不清真假唐僧?孫悟空火眼金睛,爲何分不清真假唐僧,還着了假八戒的道?

孫悟空身具猴形,當然也天生帶有猴性。猴子性好動,還愛捉急,是謂猴急。所以,孫悟空出世之後,就沒消停過: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羣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爲衆猴之王,尊爲 “美猴王”。後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爲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變、筋斗雲、長生不老等高超的法術。

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大鬧龍宮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鬧地府勾去生死簿,後被天界招安,封爲弼馬溫。得知職位低卑後生氣返回花果山,並戰勝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討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爲齊天大聖,並在天庭建齊天大聖府,奉旨管理蟠桃園。因醉酒攪亂王母的蟠桃盛會,偷喫太上老君的金丹,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軀,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火眼金睛。

經此磨礪,孫悟空擁有不死之身,十萬天兵天將、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對其圍剿亦奈何其不得,因而成就一世英名,所以,當他重新出世,每每向人(妖)自我介紹時,就會冠上一句“俺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之類的“定場詩”。

確實,孫悟空是唐僧幾位徒弟中能耐最大的,尤其是他那一雙金睛火眼,在保護唐僧西去途中,看破許多對唐僧心懷不軌的妖魔鬼怪。

“火眼金睛”雖是神話傳說,但是,孫悟空的這一本領卻着實令人羨慕,“火眼金睛”一詞也被用來形容凡夫俗子中的眼光犀利者,能透過重重迷霧看清事物真相者,就被譽之爲“火眼金睛”。但是,“火眼金睛”也並不是處處都可“明察秋毫”的,比如,《西遊記》中就有孫悟空分辨不清“真假唐僧”的情節。

《西遊記》第36回到第40回中,講述了唐僧師徒路經烏雞國義救國王的故事。唐僧在一座皇家寺院裏夢見國王鬼魂訴冤,狀告拜把子兄弟在御花園裏把他害死,又變成他的模樣,霸佔了他的寶座和王后;而王后、王子竟還矇在鼓裏……唐僧路見不平、分外同情,可拔刀相助的事兒,還得孫悟空來完成。孫悟空找到王子,變成小人,假託知道來世今生,向他說明真相,又通過王子跟王后溝通,爲除妖做好鋪墊。等到上朝倒換關文的當口,悟空面對假王高唱一曲,揭露了假王的種種劣跡。

假國王見事情敗露,便駕雲逃竄。孫悟空追上天去,那妖怪氣得大喊:“孫行者,我佔別人的帝位,與你何干?你爲何要多管閒事?”孫悟空呵呵一笑道:“我打你個該死的妖怪!皇帝是你能當的?既然知道我老孫的名頭,剛纔在朝上還敢那樣刁難我師父?”說着,孫悟空就舉起金箍棒向獅猁怪打去。那妖怪與孫悟空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便又逃回了大殿上。

此次,他不再變爲國王,而是變成了唐僧的模樣。按說,孫悟空有火眼金睛,應該能分清哪個是真正的唐僧。但他卻對護法諸天、六丁六甲等神仙說:“老孫至此降妖,妖魔變作我師父,氣體相同,實難辨認。”

可見,孫悟空之前之所以能分出妖精和人的區別,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妖精身上的“妖氣”。而眼前這“妖怪”卻是大有來歷:它是文殊菩薩的坐騎,跟隨菩薩多年,早就去除了妖氣。因此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他面前便失靈了。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只是一面“照妖鏡”,辨別妖魔鬼怪可以,如果沾此仙、佛之氣,這“眼光”就近視、老花了。其實,不僅僅是面對文殊菩薩的坐騎,許多妖氣在身之怪,孫悟空也只是看出是妖,但究竟爲何方神聖,其生世背景也不能看個透徹,不能看出妖怪的原形,所以他每次都不得不四處奔走詢問妖怪的出處。

在《西遊記》中,火眼金睛的孫悟空,還有一次也看走了眼,那就是牛魔王變成豬八戒的樣子騙走芭蕉扇那一回,後來悟空自己也承認了失敗的原因是由於得手後不曾防備,沒有留意看雲氣,才着了牛魔王的道。

唐僧也好,八戒也罷,都是孫悟空最親近的人,反而卻更難分辨,這難道是吳承恩版的“熟悉的陌生人”?看來,任何特殊的技能,也都是有短板的。所以,即使有一技在身,也不可恃,因爲,再高明的智者,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