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倩女幽魂:人間情》的大量宣發加碼或許就是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但說到底,讀娛君認爲基於上文分析《倩女幽魂:人間情》的內容水平,這部IP翻拍電影並不能支撐起騰訊視頻的期望,要強化網絡電影版塊,一部夾在院線電影和網劇中間的“60分及格”影視作品是不行的,再大的IP,也難化平凡爲神奇。2020年網絡電影延續了在熱門類型題材中的擠壓創作,玄幻、怪獸、槍戰等主打視覺特效衝擊的電影,以及對經典的翻拍改編和蹭熱度,這部分電影滿滿的港片B級片味道——其中尤以《倩女幽魂:人間情》和《火雲邪神之修羅面具》爲最,元華、梁小龍等老一輩港星再就業,賣力表演配合與經典港片完全不同的影視風格,標題中蹭IP熱點的關鍵詞“倩女幽魂”“火雲邪神”成爲最大賣點。

文 |一實

2020年以來,疫情讓院線電影行業蒙受巨大損失,卻也加速了網絡電影的發展進程。燈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Q1,網絡電影分賬票房TOP30共分賬4.3億,票房超1000萬的影片達23部,較去年同期增長188%,千萬俱樂部共分得票房3.7億,同比增長248%。

數據之外,感覺上的最大變化是高投入項目更多,宣傳營銷投入有所加大。雖然大部分網絡電影還是低口碑,卻也有“不管你看不看你都得知道有這個事”的宣傳廣泛鋪開,3月上線的《奇門遁甲》和五一上線的《倩女幽魂:人間情》都是讓人明顯感到宣發力度加大的項目。

與2017年袁和平導演、徐克監製的電影《奇門遁甲》同名,且擁有同一世界觀的網大《奇門遁甲》取得了突破性成績,因爲影片質量在網絡電影中算得上出挑,且採取了兩大視頻平臺聯播的形式,截至4月30日,《奇門遁甲》分賬票房已經達到5303萬,創下網絡電影分賬票房新紀錄。

《倩女幽魂:人間情》於騰訊視頻獨播,翻拍自知名港片IP,也就是程小東導演,徐克監製,張國榮和王祖賢主演的1987版《倩女幽魂》。該片上線10天分賬票房達到3043.8萬,這部網大版《倩女幽魂》前期宣傳也提到獲得了原版的授權。

《倩女幽魂:人間情》的各類宣傳,幾乎要將這部網大的意義提高到變革行業層次,但許多觀衆在被《倩女幽魂》IP吸引過來看完全片後,總體還是失望較多——豆瓣網友短評第一甚至評論說“拙劣的模仿之作,連劉亦菲那一版都比不上”。2011年劉亦菲版《倩女幽魂》一出就被狂喝倒彩,豆瓣評分5.1,而《倩女幽魂:人間情》則再創新低,以4.9分成爲《倩女幽魂》整個系列新的墊底之作。

《倩女幽魂:人間情》是沒有靈魂的“加料”

網大會就此提速發展到新階段嗎?不說別的,至少《倩女幽魂:人間情》沒能帶來太多進展。

同樣被“情懷”吸引而來,讀娛君看完全片後認爲《倩女幽魂:人間情》所代表的,恰不是網大發展的明朗道路,而是一種略顯迷失的“加料”效果。

若僅以網大同題材電影對比,《倩女幽魂:人間情》其實是水準以上的,在大部分的特效場景上均達到不錯水平,某些鏡頭的美術設計,色調和鏡頭還有着不弱的視覺表現力,如聶小倩被擄走做鬼新娘的一段,紅色的增強和背景的極暗形成的氛圍是可圈可點的。此外,姥姥、天魔二祖的形象設計也能給人留下印象。

然而除了特效、設計上的偶爾亮點之外,《倩女幽魂:人間情》幾乎是87版電影的全面弱化版本——從劇本情節的發展、演員的表現、情感的動人與否、類型電影的開創設計、整體視覺風格的統一自成一體等方面,《倩女幽魂:人間情》要麼在某些部分完全垮掉,要麼敗給原版的完美,也就是說,除了時代進步賦予這部電影的技術基礎外,它沒能在其他任何地方摸到原版電影的邊。

網大版請來了87版電影編劇阮繼志參與改編工作,最終的劇情發展卻顯得很粗糙。這集中明顯體現在寧採臣和聶小倩的感情線上,87版電影裏的感情線是有許多細節支撐的,從相識到相愛的過程很流暢——

在市集上看到小倩的畫,直到後來得知真相的驚慌,兩人的互動是有被“刻意突出”的戲劇衝突重點。原版電影結局裏,寧採臣用身體擋住門板縫隙中的陽光以避免小倩消失,兩人甚至沒能見上最後一面,其中的情感之深刻感動了無數人。而在《倩女幽魂:人間情》中,主創選擇了看似更符合“現代”的手法,特效場景的對打是主要看點,還用輕鬆化的橋段、臺詞填充了大量劇情,卻弱化了這對情侶情感基礎的塑造。

而偶有亮點的人物、動作設計,也在很多細節上露怯,如片中的重要道具聶小倩的畫細看着實粗糙,而最終大戰的時候則讓電影視覺審美前功盡棄——這部電影再次陷入了近年來國產玄幻電影的“網遊風”設計中,黑山老妖以巨型石頭人的身份出現的場景讓全片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審美風格完全垮掉,再次回到了我們熟悉的“網大水準”。

這就是所謂的“加料”式翻拍。除了特效基礎、演員、臺詞變化等等時代變了必然會變的材料外,《倩女幽魂:人間情》沒有往這個經典IP中加入新的、有價值的東西,效果東施效顰不外如是。

演員的差距也相當大,但這也是沒法怪罪,最沒有辦法的一個弱點了——至少從認真程度來看,李凱馨、陳星旭並沒有看得出的主觀失誤,但不好意思,要對比的對象可是那個年代的張國榮和王祖賢,幾乎可以稱之爲兩個人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彷彿融入一般展現了自己的電影角色可塑性,王祖賢更是憑藉此片塑造了影史留名的女鬼形象,讓人過目不忘。兩位年輕演員中規中矩完成了工作,但實在沒法與原版相比。

太平庸的IP翻拍,難以打響騰訊的網絡電影品牌

2020年具有代表意義的網絡電影,讀娛君認爲主要是以下幾部:《大蛇2》《狙擊手》《奇門遁甲》《倩女幽魂:人間情》《火雲邪神之修羅面具》,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網大類型化方向——

《大蛇2》是國產怪獸片的類型化補充;《狙擊手》是類似《戰狼》《紅海行動》的國產現代戰爭類型片補充;《奇門遁甲》是對一部口碑較差電影的同世界觀衍生重塑;《倩女幽魂:人間情》是大IP、高投入的加料翻拍;《火雲邪神之修羅面具》是蹭經典港片熱度的跟風電影。

2020年網絡電影延續了在熱門類型題材中的擠壓創作,玄幻、怪獸、槍戰等主打視覺特效衝擊的電影,以及對經典的翻拍改編和蹭熱度,這部分電影滿滿的港片B級片味道——其中尤以《倩女幽魂:人間情》和《火雲邪神之修羅面具》爲最,元華、梁小龍等老一輩港星再就業,賣力表演配合與經典港片完全不同的影視風格,標題中蹭IP熱點的關鍵詞“倩女幽魂”“火雲邪神”成爲最大賣點。

往回看網絡電影的發展歷程,這種對知名IP的淺薄改編翻拍數量衆多,卻沒有哪一部稱得上是對網絡電影市場的邊界探索。而那些里程碑式的網絡電影如《大蛇》《靈魂擺渡黃泉》和今年的《奇門遁甲》,其實往往是實現了某種固有模式的突破的。

《大蛇》位居網絡電影票房第一時間長達近兩年,雖然豆瓣等網站評分較低,但它作爲國產怪獸片這一類型,題材優勢的完整、集中展現填補了網絡電影中相應的空白,自有其價值;《靈魂擺渡黃泉》則擺脫了網絡電影不重視情感戲的標籤,網絡評分很高,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視爲否定網大“除了特效什麼都沒有”的經典案例;打破《大蛇》票房記錄的《奇門遁甲》則重在“驚喜”,有着教科書般的“網大前六分鐘”和超越電影版的網友好感度,在翻拍已有IP這一點上完成了超越,而非止步於模仿。

而像《倩女幽魂:人間情》這樣,空有IP,實則空洞、畏首畏尾的加料翻拍式網大,最大的價值或許是其大IP、大宣傳爲“網絡電影”增添的新用戶上。但話說回來,《倩女幽魂:人間情》給新用戶留下的印象,恐怕更多是印證了他們對網大“跟風”“模仿”“淺薄”等刻板認知。

《倩女幽魂:人間情》和《火雲邪神之修羅面具》都是騰訊視頻獨播的網絡電影。三大視頻平臺中,騰訊視頻的網絡電影版塊是一直有落後的,2017年、2018年其他兩大平臺均有現象級作品問世,而騰訊視頻則連分賬票房都不公佈。

2020年Q1網絡電影分賬票房中除了聯播的《奇門遁甲》外,超千萬的電影僅有3部,大大落後於愛奇藝和優酷——

顯然,騰訊視頻急需一部能上臺面的獨播網絡電影,作爲經典案例來站穩行業地位。《倩女幽魂:人間情》的大量宣發加碼或許就是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但說到底,讀娛君認爲基於上文分析《倩女幽魂:人間情》的內容水平,這部IP翻拍電影並不能支撐起騰訊視頻的期望,要強化網絡電影版塊,一部夾在院線電影和網劇中間的“60分及格”影視作品是不行的,再大的IP,也難化平凡爲神奇。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