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的人回來向皇帝報告說他已經在敵人那裏訓練士兵了,要攻打漢朝。但是據可靠的歷史記載,當時在訓練士兵的人不是他,而是另外的人,顯然是皇帝派出去的人弄錯了。

在漫長的歷史中,忠臣都可以得到後人們及敬仰,而奸臣就只能被後人們所唾棄。但是像李陵這種人在歷史中是另一類人,既遭人所痛恨但同時人們又非常同情這個西漢的大將軍。人們痛恨的是他身爲大將軍居然會變節投降於敵人。而他的遭遇,在他生前就有很多人同情,甚至有司馬遷因爲替他在皇帝面前求情而受到非常羞辱人的宮刑。
他生在一個名將世家,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廣李將軍。他成年後就被選拔爲軍中的長官,擅長射箭又很愛護他的士兵而被別人稱讚。皇帝因爲他家裏是世代的良將,就讓他掌管八百騎兵。他曾經帶兵深入敵人的領地兩千多里地偵察敵情和地形,但是沒有發現敵人。後來又升官了,可以管理五千人,就在西北的大漠裏教練士兵射箭,並且防備匈奴。
有一年他向皇帝請求攻打匈奴,收復丟失的土地。皇帝非常欣賞他這種勇氣,就批准了這次行動。出發後不久就跟匈奴的三萬騎兵相遇了,但是他並不害怕,反而消滅了數千名敵人。 敵人的首領大驚失色,於是趕緊調來了八萬士兵。他就令士兵們趕緊撤退,利用有效的地形又殲滅了數千人,但是他的部隊也損失慘重。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個士兵因爲受了軍官的辱罵居然一氣之下跑到敵人那裏投降了,還把這邊的軍事情報也帶給了敵人。於是敵人都衝上來把他們包圍了,無奈的他長嘆一聲:“再也沒有臉面見到皇上了。”就下馬投降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裏離漢朝的邊塞就只有一百多里路了。
這個消息一傳到朝廷裏,皇帝非常生氣,每個人都罵他是個漢奸賣國賊。只有司馬遷爲他辯護:“他們只有五千人,轉戰了這麼久,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能堅持這麼久全都是因爲他的訓練有方。雖然失敗了,但是擊殺了這麼多匈奴是一件功勞。”但是這反而激怒了皇帝。很多年沒有任何消息,皇帝就派人出去打探。去的人回來向皇帝報告說他已經在敵人那裏訓練士兵了,要攻打漢朝。皇帝聽了就更加憤怒,下令把他的家裏的人全部殺掉了。但是據可靠的歷史記載,當時在訓練士兵的人不是他,而是另外的人,顯然是皇帝派出去的人弄錯了。
就在他投降的前一年,蘇武也被扣在了部落裏。他曾經在勸降蘇武的時候推心置腹的說道:“我投降的目的本來是找個機會劫持單于,爲國家效力。但是皇帝不瞭解我的做法,把我的家人全部殺了,這樣就斷絕了我回去的路了。”蘇武說:“我也深知老友爲人處世的態度,但只現在你的處境不同了。是功是過也只好交給後人去評判。但是我絕對不能做對不起國家的事情。”這句話他聽了羞愧不已,只好向着京城的方向跪拜不起。
儘管很多人認爲他是冤枉的,但是他投降已經是事實。他已經投降,並且已經娶了這裏的女子,這麼多年也沒對首領下手,只能說他是真的投降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