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小的时候肯定都学过一首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有另一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诗其实都是唐代的诗人李绅写的,早年间家道中落,虽然其祖父曾经当过宰相。但是在李绅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早年间一直与他的母亲相依为命,非常凄苦,不久之后,他的母亲也去世了,他开始了流浪生活,正是因为年轻时的悲惨境遇,使得他尝尽人间疾苦,在不到30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这样的诗作。


你一定认为他应该是一个正面形象吧,其实并非如此,李绅当官后,就逐渐的迷失了自我,逐渐变得奢靡了起来。早年间清苦的时候,他还对农民表现出悲悯的情感来,然而当上官后。他却一反常态,相传,他当官之后架子极大。此前曾有一个朋友叫李元将,与他交往的很好,他对李元将也一直以“叔叔”相称。然而在他当上官后,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李元将,最终李元将称其为“爷爷”,他才愿意继续与对方交往。


当官后,李绅的生活日渐奢靡,他尤其喜欢吃鸡舌头,所以仅一道菜就要杀几百只活鸡,连他家的后院都是死鸡堆积如山。他在担任节度使的时候,向当地的老百姓收取重税,导致许多家庭家破人亡,不得不逃荒到外地,面对外人的冷嘲热讽,他却淡定的表示:“手捧麦子,饱满的麦粒自然会留下,随风飘走的都是秕糠。”可见其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为何李绅能够从一个流浪的读书人一跃成为权倾一时的奸臣呢?这就要从其仕途开始说起了,由于他年少时刻苦读书,所以颇有文采,27岁就高中进士,做官后,他参与了当时著名的牛李党争,唐武宗会昌五年,他担任淮南节度使,为巴结李党魁首李吉甫,他以贪赃枉法,强娶民女的罪名错杀了扬州江都县尉吴湘,公报私仇、草菅人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