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任深圳市書協副主席,廣東省書協理事兼教育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府文史館書法院特聘書法家。梅客生嘗寄予書曰:“文長吾老友,病奇於人,人奇於詩。

鄒炯文,字憲墨,號平廬,深圳市坪山區人。1945年10月生,畢業於華南師大物理系,執教三十餘年。業餘研習書法,喜讀古詩文。於書學理論、書法創作與書法教育皆有建樹。論文入選第四屆全國書學討論會,發表於《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等。由故宮出版社出版專著《亦說齋書法題跋墨跡選》與《書林漫草——亦說齋書學文選》。2020年第四期《書法》雜誌發表論文《書法的明知識與暗知識淺說》。曾任深圳市書協副主席,廣東省書協理事兼教育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府文史館書法院特聘書法家。現爲深圳市書協顧問。

徐文長傳

徐渭,字文長,爲山陰諸生,聲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奇,屢試輒蹶。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時公督數邊兵,威鎮東南,介冑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雲。會得白鹿,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計,皆出其手。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視一世士無可當意者。然竟不偶。

文長既已不得志於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雲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於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爲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其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出,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識,氣沉而法嚴,不以摸擬損才,不以議論傷格,韓、曾之流亞也。文長既雅不與時調合,當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歐陽公所謂“妖韶女老,自有餘態”者也。間以其餘,旁溢爲花鳥,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張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或拒不納。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或自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餘,竟不得死。周望言:“晚歲詩文益奇,無刻本,集藏於家。”餘同年有官越者,託以抄錄,今未至。餘所見者,《徐文長集》《闕編》二種而已。然文長竟以不得志於時,抱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數奇不已,遂爲狂疾;狂疾不已,遂爲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雖然,胡公間世豪傑,永陵英主,幕中禮數異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悅,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獨身未貴耳。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百世而下,自有定論,胡爲不遇哉?”

梅客生嘗寄予書曰:“文長吾老友,病奇於人,人奇於詩。”餘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悲夫!

袁宏道《徐文長傳》,餘於高中時語文課有之,老師只當教科書講,不涉徐渭生平傳奇,更未論其詩文書畫之妙,故印象不深。餘於課外知徐氏之畫及後習書,更知徐文長爲奇人矣

庚子二月廿六日,於亦說齋書之,鄒文

轉載自“積微草堂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