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王金靈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入展)。全國第八屆楹聯書法作品展。

本次十二屆國展入展,對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事,不過也是件趣事。爲何如此說呢?

近年來,受教於李明老師,一直在楷書與行書上下工夫,但此次備展,我本是着力於行書創作的。一是個人更偏愛行書,二是困於體制,並沒有太多時間與精力打造多幅作品,便自作詩文,工作之餘反創作了一長幅行書作品,覺得比較滿意,就準備寄出。後來覺得截稿還有幾天,當時就想:爲何不再寫幅楷書試試?便用行書的感覺,正好在《民國書論》中讀到梁啓超先生的一幅魏碑長聯,深受啓發,便寫了一幅楷書長聯,寫完之後,忽然找到一種久違的書寫感,用心揣摩一下,重新寫了一遍,當時感覺頗有古意,於是寄出,當時並沒有太多的期待。

中國書畫,正如陳丹青先生所言,最爲可貴者,就是書卷氣。字裏行間流露着文化修養。作爲一名書法人,應該活在中國文化之中。遍觀古人作書,多爲自然書寫,少刻意造作之姿,譁衆取寵之態。故歷久彌新,觀之不厭。然古人法書,晉唐多爲刻版,墨跡存世稀少。今人學書雖懂取法晉唐之理,卻難得睹晉唐之真容。以假作真,刻意書寫,窮盡翰墨,終不得自然書寫之趣。

個人拙見,在法度之內,書寫性乃書法之爲藝術的本質。找到屬於自己的書寫方式,對一個書法家來說,尤爲可貴。故近些年來,臨習楷書,我多着力於此。“透過刀鋒見筆鋒”,遙想古人揮運之時,精神始終貫注筆鋒。筆鋒即筆心,筆心即內心,心筆合一,方得抒寫性靈,言我情懷,書法之妙趣應該在此。歷覽古今名家結體雖殊,面目各異,但書寫本質相同。

本次參展楷書對聯取法智永千字文,融入民國書風,濃墨狼毫,下筆爽利,就是爲了表達心中的“書卷氣”這一意象,強調筆意自然,清正氣象,不爲展覽而造險,氣息沉穩,以書寫性爲追求。創作時,故意提高書寫速度,行書筆意,以免用筆遲滯,一氣呵成。能入評委法眼亦算幸事,對我今後對楷書的理解與創作將會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時過境遷,反觀作品,仍有格局偏小、氣息遲滯、面目呆板之病,整體章法缺少自然生成之感。究其原因還是入古不深、學養不足所致。今後將揚鞭自勵,力求突破 。

(作者:王金靈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入展)

王金靈

Wang Jinling

字若水。山東安丘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青年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師從國家畫院李明老師,公益書法社團“書法小院”創建人。

作品獲獎、入展: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

全國第八屆新人新作展;

全國第八屆楹聯書法作品展;

全國萬寧杯師生展教師組;

全國清風廉政書法展三等獎(中國文聯);

全國自撰楹聯書法展十佳(中國楹聯協會);

全國第二屆書聖故里書法展;

“文化即墨杯”書法作品展;

“山水臨朐杯”書法作品展;

“水韻東平杯”書法作品展;

首屆夏同和杯全國書法展;

第二屆華東書院杯全國書法展三等獎;

第二屆山東青年書法篆刻小品展;

民族記憶·山東抗戰歌詞書法作品展;

山東紀念建黨九十週年美術書法展;

山東省網絡楹聯展優秀獎;

山東省孝德天下書法展優秀獎;

山東省首屆華東書院杯書法展;

“啓後獎”第九屆山東青年書法篆刻大展;

“融正杯”第三屆山東青年書法臨帖展;

“章丘香草園杯”書法作品展;

“諾爾科技杯”第五屆青年臨帖展;

全省教師書法展二等獎;

濰坊鳶都優秀文化作品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