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個民間的驗方,治療上了年紀,或者大病之後脾胃不足、食慾不振、容易腹瀉,方法是炒白扁豆、茯苓、炒薏苡仁20克,水煎煮,早晚各服一次。我當時恰好正在搞中藥單驗方的統計研究工作,隨手就告訴她,準備白扁豆15克,生薏苡仁15克,雞內金10克,三味藥炒到微黃,然後研爲細末,用水煮成稀糊狀,加一點白糖調味給孩子喫。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臨牀中藥學》、《中華本草》、《中華藥海》、《中藥臨牀應用大全》、《現代實用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文老師想和您聊聊,中國人的“養脾聖藥”。

它就是白扁豆。

我爲什麼說它是“養脾聖藥”啊?原因很簡單。一,它適用人羣比較廣,從中年人,到老年,再到小孩子,都可以用它。二,它的適應症廣泛,從脾氣虛、脾溼重,到脾胃陰不足,它都可以有效應對。

可以說,它對我們中國人的脾,是有恩情的。

那麼,什麼是白扁豆啊?它其實就是豆科植物扁豆的種子。它色白,形扁,故而叫做白扁豆。中醫傳統理論認爲,它性味甘而微溫,入脾經和胃經。圍繞它,我還有一個小小的經驗故事。

應該是很久以前了,有一個年輕的孩子媽媽找到我,說她的孩子消化不好,容易腹瀉。我當時恰好正在搞中藥單驗方的統計研究工作,隨手就告訴她,準備白扁豆15克,生薏苡仁15克,雞內金10克,三味藥炒到微黃,然後研爲細末,用水煮成稀糊狀,加一點白糖調味給孩子喫。每日一劑,分3次服。結果,才用兩天,她孩子的大便就成型、規律了。此後,她一直把這個辦法牢記在本子上,只要孩子出現消化不良症狀,她就用上。到最後,孩子的脾胃一天比一天好,愛腹瀉的毛病基本沒有了。

什麼道理啊?因爲白扁豆這味藥,能健脾止瀉,治療脾虛溼氣下注腸間導致的泄瀉。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用它。

當然,我說這個還只是白扁豆的用法之一。

白扁豆還有其他的用法,我現在一一給你介紹。你通過這些小辦法,來領會白扁豆這味藥的妙處。

比如說,一個成人,你要是經常脾虛腹瀉,大便不成形,胃脹、食慾不振,你就用炒白扁豆50克,山藥60克,炒麥芽30克,焦山楂40克,一起研成細末,攪拌均勻。每服15克,溫開水送服。每日2次,連服3到5天即可。這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小方子,挺好的。這裏也是取白扁豆健脾止瀉、固護脾氣的作用。

還有一個小方子,也是用於調治嬰幼兒的腹瀉。準備炒白扁豆、山藥各20克,茯苓、萊菔子各10克,每日一劑,濃煎,少量頻頻服用。這個辦法是近30年前《浙江中醫雜誌》裏刊發出來的,當時治療150例,無效僅僅2例。

有一個民間的驗方,治療上了年紀,或者大病之後脾胃不足、食慾不振、容易腹瀉,方法是炒白扁豆、茯苓、炒薏苡仁20克,水煎煮,早晚各服一次。這個可以養護我們的脾胃之氣,後天之本。

白扁豆不但可以補脾氣、除脾溼,還能養護脾胃之陰。這一點是其他的健脾藥不具備的。你準備白扁豆和麥冬,各9克,用水濃煎,取藥汁服用。這個可以幫助我們解渴。舌紅少苔口渴的人比較適合。這裏的道理,就是白扁豆可以生脾胃之氣,從而充養脾胃之陰。再加上麥冬來滋陰,效果就比較好了。

總之,白扁豆的養脾功效,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我把它用科普文章的形式表達出來,希望能給珍視健康的人,帶來一點幫助。

白扁豆一般用量不超過15克,大量用不超過30克。若果取健脾之效,最好是炒用。用的時候能搗碎了,更好。白扁豆忌諱生用。因爲那樣做是有一定毒性的。

好了。就寫這麼多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