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本草》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這幾天,我寫了不少文章,給大家談了鄉下土中醫、土郎中治病、看病的趣事兒。

有的人說,文老師,你不說還不知道,原來醫生行當裏頭,有這麼多講究。

我說,是啊,接下來我再給你講一個,更有意思。

我在農村工作的時候啊,知道當地赤腳醫生,在學習期間,都必須會一些偏方、驗方。說起一個病,腦海裏立刻想到一個相對應辦法。對這種偏方、驗方的積累過程,被稱作“打家底兒”。這些“家底兒”,是你將來出去看病救人的基本武器和方法。沒有這些家底兒,你就不敢出去工作了。

其中啊,有這麼一個小配伍,是幾乎每一個赤腳醫生都得會的,張口就來。你看一下——

準備中藥夏枯草15克,瘦豬肉50克。食鹽和味精適量。把豬肉給切成薄片,夏枯草洗淨,用紗布袋包好、扎口。兩者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燉到肉爛熟,把藥袋丟棄,加入食鹽和味精來調味,每日一劑,佐餐喫肉喝湯。

這個能幹啥呢?就是清肝火,平肝陽,改善易怒、煩躁、耳鳴、頭痛、眩暈、高血壓等症狀。

我記得,我們那兒當時有一個赤腳醫生,歲數也不大。我跟他一起出去,碰上高血壓屬肝陽上亢、肝火上炎的,他就喜歡給人家推薦這個小配伍。其中有一個40多歲的婦人,就是用這個夏枯草燉肉的辦法,服用半個多月以後,血壓確實有所下降,個人身體狀態有了改善。

這個年輕的赤腳醫生就曾經跟我說過,他在學習的時候,老師特別強調,清肝陽、平肝火,夏枯草是“打家底兒”的藥,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

我說一下這個夏枯草吧。

夏枯草,爲脣齒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這個東西在夏至左右就枯萎了,所以叫做夏枯草。它性味苦寒而辛,入肝經、膽經和脾經,善於清瀉肝火,對肝火上炎和肝陽上亢之症有療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它確有降血壓作用。切記,我說的是夏枯草,而非百枯草。

什麼是肝火上炎、肝陽上亢呢?其實兩者比較像,都是肝陰不足,陰陽失衡的結果,基本都有易怒、煩躁、目痛、頭暈、面紅、耳鳴、舌紅等現象。只不過,肝陽上亢在有這些症狀的同時,往往伴隨腰膝痠軟。肝火上炎則沒有。

所有這些現象,在高血壓患者身上容易出現。

這時候,用一點夏枯草比較好。它恰好對這個證。就像《本草綱目》所說的那樣:“夏枯草治目痛,用砂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內熱,緩肝火也……”。

夏枯草爲什麼和豬肉一起燉呢?換成牛肉和羊肉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爲豬肉是養陰的。豬這種動物,性喜靜好臥,所以它的肉是屬陰的。豬肉養陰,有助於去火。

夏枯草這個藥,自古認爲無毒,但是脾胃虛弱、容易便溏,以及氣血比較虛弱的人不要用。臨牀上有報道,夏枯草極個別人服用會過敏,出現包括眼黏膜不適、消化道反應、皮膚丘疹等現象。所以過敏體質者慎用。夏枯草含鉀比較高,所以不能和含鉀量比較高或者保鉀利尿藥合用。

好了。關於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歡迎關注“微門診”,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