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行業,天生是越做越富的行業,但有的行業確實存在很大的週期性,平日裏非常用功勤奮,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商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賽道大小,尤其是未來的成長性。牛股的產生往往得益於公司所在賽道的不斷成長。與其說,投資者賺的是牛股的錢,不如說賺的是賽道的錢。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醫療器材行業獲得了衆多人士的關心。在大健康領域,醫療器材領域是最爲直觀的行業。數據也揭示了不少有價值的信息。

醫療器材行業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根據WIND公開數據,在66家醫療器材上市公司中,有20家公司的毛利率連續兩年(2019年、2018年)保持在70%以上。

其中,正海生物、佰仁醫療、艾德生物的連續兩年毛利率處於90%以上的極高水平。放在整個大背景下,能夠這樣賺錢的生意還真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生意好做,部分醫療器材公司的負債率並不高。也就是說,這些公司是賺錢機器。

WIND信息顯示,有13家醫療器材公司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負債率僅爲個位數字。其中,連續兩年毛利率在90%以上的佰仁醫療,2019年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負債率僅爲2.9%。

毛利率較高水平的,明德生物、透景生命、心脈醫療、昊海生科等的剔除預收賬款的負債率也僅爲2.95%、5.28%、7.67%和7.83。

這些數據顯示出,即便不怎麼放大槓桿做生意,處於該賽道中的公司還是保持着很強的盈利能力。

但受到外部衝擊後,行業發展又是如何呢?公開數據也給出了一定的信號。

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今年一季度裏,醫療器材中有13家公司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超過了100%。

按照增長率排名依次是,萬東醫療、碩世生物、達安基因、英科醫療、東方生物、九安醫療、振德醫療、三鑫醫療、祥生醫療、理邦儀器、寶萊特、海爾生物、熱景生物。

其中,碩世生物的毛利率已經連續兩年超過了80%。

當然,部分高毛利率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中的利潤總額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比較典型的就是連續兩年毛利率超過90%的正海生物、佰仁醫療和艾德生物。

未來公司業績表現如何,將更加引人注目。

那麼,如果用幾個維度篩選,有哪些醫療器材公司的毛利率(連續兩年大於70%)、剔除預收賬款負債率(低於20%)、2020年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長(正增長),都保持較好水平呢?

公開信息顯示,符合上述條件的有以下公司:健帆生物、大博醫療、碩世生物、凱普生物、心脈醫療、熱景生物。

財經祕書根據公開信息發現,部分醫療器械公司的一季度財報也出現了不少有價值的線索,比如,部分公司的2020年一季度預收賬款比2019年底的預收賬款還要高,且相當一部分公司的增長幅度超過了100%。

比如,東方生物、萬孚生物、奧美醫療、熱景生物、南衛股份、英科醫療、明德生物、藍帆醫療、達安基因、振德醫療、九安醫療、魚躍醫療、寶萊特、尚榮醫療、科華生物。

其中,魚躍醫療2019年底的預收賬款爲1.81億,而今年一季度預收賬款猛增至5.25億。

在上述一季度預收賬款出現猛增的公司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幅度也十分明顯,比如,東方生物增長286%、萬孚生物增長28%、英科醫療增長293%、魚躍醫療增長56%、尚榮醫療增長42%。

如果把今年一季度利潤總額出現增長,且今年一季度預收賬款明顯大於2019年底,且今年一季度預收賬款在1億以上作爲篩選維度,那麼這幾家公司符合上述條件,即,魚躍醫療、萬孚生物、英科醫療、尚榮醫療、東方生物、科華生物。

另外,在2019年底,兩家醫療器材公司的預收賬款很高。

一家是新華醫療,公司的2019年底預收賬款是11.27億,目前總市值在65億元左右。

另外一家則是大名鼎鼎的邁瑞醫療,這家公司總市值已經突破了3000億元,2019年底預收賬款是9.88億。值得一提的是,體量很大的邁瑞醫療在今年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幅度爲27.3%。

總之,投資是一種大概率分佈行爲,和做實體生意一樣,既要小心駛得萬年船,也要順勢而爲。原創:財經早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