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國汽車品牌力,這樣的建言已經不是朱華榮第一次在全國兩會提起。只是,在當前中國汽車品牌市場份額防線不斷失守的背景下,這樣的呼聲顯得格外振聾發聵!

從2010年開始,我國的汽車保有量開始飛速增長。如今,國內每一年的汽車銷量都是穩居全球第一,全國範圍內已有66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

據公安部最新統計,2019年全國新註冊登記機動車3214萬輛,機動車保有量達3.48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達2.6億輛;私家車保有量首次突破2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81萬輛。

我國早已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與此同時,部分自主品牌取得了令國人自豪的成績,實現了快速崛起。但即便如此,我國汽車工業整體水平仍有較大上升空間,差距依然存在。

宏觀背景方面,中國正在緊緊把握髮展的機會,馳而不息地奔向未來。而推動中國汽車品牌集體向上,助力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仍是中國汽車產業重要的使命和擔當。

在“製造強國”戰略中處於重要位置的中國汽車產業,如何在低增長、多維度、強競爭的新常態下實現轉型與升級,鞏固並擴大現有的市場果實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提出了《關於當前世界經濟環境下,快速提升中國品牌汽車品牌力、拉動中國經濟的建議》(下文簡稱《提升品牌力的建議》)、《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關於加強科普力度,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建議》三項建議。

其中,《提升品牌力的建議》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朱華榮的建議中。

爲什麼還是品牌力?

在提升品牌力的建議中,朱華榮提到,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社會經濟“穩定器”。歷經二十多年努力,主流中國汽車品牌在產品質量、技術水平、服務水平等方面,已經達到並超越合資品牌,具備了品牌快速提升的基礎。

另一方面,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品牌力差距仍大,“廉價、低端”的負價值品牌現象還比較突出,難以全面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溢價能力與盈利能力差距大,在當前世界經濟環境下,生存與發展面臨困難,亟待快速提升中國品牌汽車品牌力。

關注汽車產業發展的羣體不難發現,2018年、2019年兩會上,朱華榮均提出了圍繞中國汽車品牌向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所提交的專項建議。其中,2018年兩會上,還有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等也提到了提升中國汽車品牌形象的議題。

由此可見,這也是中國汽車人一直關注的焦點。之所以被反覆提及,仍和我國汽車產業現狀以及未來所面對的市場競爭密不可分。

2013年,SUV市場的井噴爲中國市場帶來了近30年內市場的第二次大狂歡。期間,SUV市場以連續多年遠超市場整體增長率的速度爲自主品牌創造了一個個風口。藉助這股市場大潮,自主品牌在整體市場份額中來到了歷史高位。

來自市場的陽光令自主品牌在產品研發、生產、品質等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發展。自主品牌產品力和品牌力整體獲得較大幅度的提升,品牌天花板也被不斷提高。吉利、長城、長安爲代表的自主品牌達到了年銷量100萬輛的新高度,且能夠穩居汽車生產企業銷量榜前十之內。

這些都是自主品牌取得的成就。但是,隨着SUV市場趨於疲軟,以及受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車市負增長影響,自主品牌整體抗壓力不足的短板開始暴露。2020年4月份,60家自主車企中,有超過40家車企銷量出現下滑。自主品牌在市場中的份額開始持續下降。

而中國汽車市場徹底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已是定局,這由行業以及市場規律共同決定,新常態下,自主品牌來到了歷史真正的拐點之處,也是最危險、考驗最爲嚴峻的十字路口。

家國相依

說起德國製造,聯想到的是品質;說起日本製造,浮現的是精細;提到法國腦海中浮現的浪漫也總會伴隨着濃濃的香水味;提到意大利則總是有時裝、奢侈品相伴。從某種角度而言,正是無數行業的頂尖品牌形象塑造了一個國家的形象。

同時,國家品牌與製造品牌可謂息息相關。2017年,國家相關部門在《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了“2020年,打造若干世界知名汽車品牌”的目標。

當下,中國正在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邁進,其中,品牌是由大變強最關鍵的因素。推動中國汽車品牌集體向上,助力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從某種程度上確實需要國家的助力。

在《提升品牌力的建議》中,朱華榮提出三點建議:1、倡導領導幹部及公務人員、公衆人物,優先使用、購買中國品牌汽車;2、大型活動或國家行爲層面,更多展現中國汽車品牌形象;3、重量級媒體引導,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向上;完善網絡管理機制,共塑行業輿論環境。

法國總統的座駕總是來自雪鐵龍/DS,英國皇室出行離不開捷豹/路虎,我國領導人在重要場合中也總有紅旗的陪伴。而在全球性會議中,各國元首的出行工具總是離不開德國的奔馳、寶馬、奧迪。因此,在汽車行業,德國的三駕馬車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對豪華車市場的絕對壟斷。

由此可見,國家形象也會爲自己的品牌背書。在我國,公共用車曾經長期在汽車市場中佔據重要體量。如桑塔納、帕薩特、A6L等車型在公務用車市場中長期佔據壟斷地位。

“事實上,德系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有着較高的品牌認可度,與曾經的官車形象密不可分,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對消費者行爲產生着極爲重要的影響。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資深分析人士對《鍾叔駕道》表示。

目前,中國品牌汽車在品質、規模、綜合能力已具備能力,但國人目前對中國品牌汽車的認知度並沒有匹配上行業的整體進步。因此,集中力量加快提升品牌、助力中國品牌顯得尤爲緊迫。

隨着自主品牌的發展和成長,公共事務出行領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的身影,這顯然是對自主品牌形象的加分項。而在消費羣體中,這樣的現象可以明顯提升對民族製造業的信心。

鍾述

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設立“中國品牌日”的批覆》,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爲“中國品牌日”。“中國品牌日”獲國家層面批覆,標誌着“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部分行業和領域,中國製造已經獲得了世界性的認可。在汽車產業,中國汽車人也在爲走向世界堅持不懈地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本土市場註定是中國自主品牌的大本營。縱觀全球汽車巨頭,無不是在本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如果說,對曾經的自主品牌愛不起來是一種無奈,那麼現在,在一些細分市場中,自主品牌產品已經不遜色於合資品牌,甚至在某些方面實現了超越。在中國汽車製造業整體希望更進一步的當下,提升自主品牌的品牌力,大家都應毫不猶豫地給予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