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后妃都是在史書上有記載的,雖然寥寥數語,但幾行字就揭示了結局。可是清朝有一位皇后,她被廢掉,後來無影無蹤,找不到任何史料記載,這肯定另有隱情。

這位皇后就是清朝順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據說這位皇后名字叫做娜木鐘。娜木鐘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她的父親就是孝莊太后的哥哥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她和順治皇帝是表兄妹。


娜木鐘自幼與順治皇帝定親,這門親事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決定的。順治皇帝從小就痛恨攝政王多爾袞,所以就“恨屋及烏”,因此非常厭惡結髮妻皇后娜木鐘。

這實在是冤枉娜木鐘了,無論當時誰當政,都會定娜木鐘爲皇后,第一是因爲清朝剛入關,需要蒙古的支持,滿蒙結盟,必須娶蒙古貴族姑娘當皇后。第二是因爲娜木鐘是孝莊太后的侄女,孝端太后(皇太極的正宮皇后)的侄孫女。娜木鐘的父親還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

無論是從親戚關係上,還是從滿蒙聯盟看,娜木鐘都是最好的皇后人選。可是順治皇帝少年氣盛,不從大清國的利益上考慮,只從自己的愛憎考慮。


娜木鐘貌美如花,聰明伶俐,崇尚奢華、好嫉妒,從小嬌生慣養,有陳阿嬌之風。這更讓順治皇帝不滿,順治皇帝喜歡滿宮佳麗,不喜歡受皇后管制。

另外,順治皇帝從小生活在北京,接受了漢文化,而娜木鐘這個蒙古姑娘根本不通文墨,跟順治皇帝沒有共同語言。

於是夫妻不和,矛盾不斷。順治皇帝一定要廢掉娜木鐘的皇后之位。孝莊太后和大臣們反對都沒有用。孝莊太后看順治皇帝主意已決,就同意了廢后之事,但是不準把娜木娜貶爲庶人,只是降級處理,降爲靜妃,移居側宮。


令人奇怪的是,從此之後,廢后靜妃就從清朝史料中消失了,卒年和葬地不詳。這實在是匪夷所思,清朝很多地位低下的妃子的卒年和葬地都有歷史文獻,爲什麼廢后靜妃就沒有了?

就算娜木鐘不是皇后,但是她是靜妃,也是品級不低的妃子,而且她還是孝莊太后的侄女,應該記載卒年和葬地,爲什麼沒有呢?而且她沒有被葬入妃陵。

孝莊太后活得比順治皇帝長几十年,康熙皇帝登基後,在孝莊太后主政的後宮裏,廢后靜妃應該和其它失寵的蒙古后妃一樣,過得很好,她還會享受太妃待遇,病逝後也應葬入妃陵。


所以這其中必定大有內容,廢后靜妃應該是離開了清宮。朝鮮李朝實錄記載了廢后靜妃的事蹟。大意是廢后靜妃被遣送回了蒙古,她還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長大後很有才能,清廷知道後,害怕蒙古另立皇帝,要將此子帶回北京,被蒙古拒絕了。

這個記錄絕對是假的,廢后靜妃當皇后時一直被順治皇帝冷落,三年都沒有懷孕,怎麼可能被廢掉之後懷孕了?順治皇帝在廢后誥書裏說過,讓廢后移居側宮,不與接見,怎麼可能讓她懷孕生孩子呢?

退一萬步說,如果廢后靜妃懷孕了,清廷不會讓懷孕的廢后靜妃回蒙古。

不但廢后靜妃沒有生育,連同順治皇帝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也沒有生育,其它幾個蒙古妃子都沒有生育。這是爲什麼?順治皇帝討厭蒙古后妃,冷落她們,不讓她們生育。廢后靜妃回蒙古生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過廢后靜妃很可能在順治皇帝駕崩後,被孝莊太后送回蒙古改名換姓,重新開始新生活,也許還能改嫁生子了。

爲什麼清朝的史書裏找不到廢后靜妃的結局,爲什麼廢后靜妃卒年和葬地不詳,原因極可能是她被她被孝莊太后送回蒙古,改嫁生子,從此在草原上開始新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