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侃爺聊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時代的不同,使得人們對人或者是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最爲典型的例子,便是古今之人對女子的看法了。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女子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只能夠依靠男子生活,甚至需要爲了一個對自己不好的男子守身如玉,併爲對方孝敬父母,養育後代。這樣的生活,倘若放到今日,很多女子都會選擇離婚。
也正是因爲如此,出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在唐朝,有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薛濤,此人在當時被人們所唾棄,但是如今她卻爲後人所誇讚。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士、農、工、商”的等級分類十分嚴格,而伶、娼妓甚至是剃頭匠在內的九個職業,則成爲了賤籍。一般而言,倘若不是生活所迫的話,人們是不會進入“下九流”這些行當的。
而在這些職業之中,娼妓是最爲人所不齒的,也是最爲人們所詬病的,因爲女子的貞潔在當時被視爲是最重要的存在,甚至比女子的生命還要來得重要。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青樓女子雖然才藝雙全,貌美如花,但是終究只能夠成爲他人的玩物。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女子,比如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的薛濤便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
薛濤,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6歲入樂籍,並以才、貌名動京城。薛濤與當時許多著名詩人都有來往,其中包括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詩壇領袖。據史書記載,薛濤一生寫了500多首詩,可惜只有90餘首流傳於世。
其實,薛濤小的時候,家庭環境是很好的,他的父親薛鄖是長安官員,並且將薛濤這個女兒視爲自己的掌上明珠,自幼便教他讀書寫字。
然而,薛鄖爲人比較正直,並且說話較爲尖銳,因此得罪了一些朝中大臣,並因此而被貶到了四川。一家人經過了長時間的遷徙來到了成都,但是僅僅過了幾年,薛鄖便因爲出使南詔沾染了瘴癘而命喪黃泉。家中失去了頂樑柱,而這一年的薛濤僅僅只有14歲,因此她和母親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之中。無奈之下,薛濤只能夠憑藉“容姿既麗”和“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在16歲加入樂籍,成了一名營妓。
薛濤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並且用自己的才華震撼着世人,還和很多的大詩人都有一定的交集,其中不乏像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詩壇領袖。薛濤曾經和元稹戀愛過,並特意製成桃紅色小彩箋表達愛意,因此形成了“薛濤箋”。
但是可惜的是,元稹終究不是良人,此人是個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談戀愛的人,也是個花心之人,因此拋棄了薛濤。然而,在當時,人們卻認爲有過錯的是薛濤,因此對薛濤也非常唾棄。
薛濤知道了這樣的結局之後,自此放下了極爲喜愛的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去尋求心中的寧靜,並度過了自己的餘生。這樣一個敢愛敢恨,並且能夠用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和家人的人,怎麼會讓人不喜歡呢?
參考資料:《唐才子傳》卷六、《薛濤傳》、《薛濤的詩情人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