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啓廷的孫子,剛剛三歲。由脾虛引發水腫,兩腳腫的尤爲明顯,不思乳食,午後發熱,頭面羸瘦。粗淺的醫生跟他說:這病如果用官料藥,就會發展成發黃、鼓脹乃至死亡。應當用草頭藥,並用針挑刺患兒手指出黃水,病纔可以好。浙西的人,把出自醫家藥籠中的藥稱爲“官料藥”,民間流傳的一二味藥的單方稱爲“草頭藥”。婦女尤其堅信這種說法,不讀書不懂醫理的人也跟着附和,往往因此誤事,卻不醒悟。啓廷堅決反對那種說法,請高鼓峯調治。

高鼓峯說:這是脾虛,不用參、術這些藥是不能取得療效的。病到發黃、鼓脹,危及生命的情況,“草頭藥”哪裏還能治的了?況且“官料藥”也都是一樣的“草根樹皮”,怎麼到了專業的醫生手裏就成了“官料”?啓廷信服且讓孩子用高的藥,逐漸有了起色。不多久孩子又出現腹瀉;又頭上生瘡毒,爛到可以看到骨頭;又出疹子。都很嚴重,病的纏綿不休。高鼓峯卻專注的用補助正氣的藥,見到其他病症,也只是隨症稍做加減。就這樣從夏天到接近冬天結束,用參有幾斤多,各病症還逐漸清除。第二年,孩子纔開始逐漸強壯。如果迷信衆人的說法,這孩子還能救過來嗎?

水腫,兩腳尤其嚴重的,是脾虛下陷;不思乳食是屬於陽明胃土受病。脾正常運轉,陽明胃氣上達,胃口纔好。現在脾失去正常運化功能,陽明胃氣也不能上達,所以不思乳食。補助正氣就是補益中焦脾胃。常規虛的症候就要補益,陷下的症候就要升舉。此案各種危重病症蜂起,從夏遷延到冬末,能夠緩慢完全治癒,不是醫生有定見是不能做到的。至於知人善任,能象他這樣持久的支持、信任,不被哪些庸俗說法迷惑,如沈啓廷這樣的人也不容易遇到呀。至於對“官料”“草頭”的論說,更是痛快淋漓,足可以用來批駁哪些錯誤認識。

出自《四明醫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