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豐田的當家技術,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混合動力。1997年,當豐田推出全球第一款量產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時,目的就是爲了達到極致效率與高效排放。而在30年後的今天,豐田在混動技術上的優勢依然明顯,全球用戶超過1500萬,是市場上可靠性與經濟性兼顧最好的選擇。

而在普銳斯上市以後,很多人篤定,豐田也將是量產純電時代的開啓者。時間已經給了答案,在純電產品佈局上,豐田顯得很謹慎。這份謹慎在純電動汽車蓬勃發展的當下,反倒讓消費者多了幾分期待。

隨着我國一二線城市對牌照限制愈發嚴苛,一張綠牌無疑成了許多人的“剛需”。但比較尷尬的是,無論是豐田還是本田的混動車,它們由於技術路線不同,並不能上綠牌。但隨着豐田對純電領域的愈發重視,這一局面也在逐漸改變。去年上海車展,廣汽豐田C-HR EV正式亮相,引來無數關注。

在國內來看,傳統車企推出純電車型的速度遠沒有造車新勢力快,這源於傳統車企對產品有更高的測試要求,也源於消費者對傳統車企的信任。因此,消費者對C-HR EV的期待,並不難理解。它源自市場對豐田混動系統以及QDR產品特點的認可,高耐久性、高可靠性、高品質,尤其是耐久性和可靠性,都是當下純電動車普遍存在的“難題”。

雖然C-HR EV在去年就已經發布,不過直到上個月底才正式開售。作爲豐田在電動化佈局的重磅產品,C-HR EV自然亮點十足。從平臺架構來看,C-HR EV是豐田E-TNGA架構下的首款車型,也是豐田在華推出的首款電動車。

外觀方面,C-HR EV整體十分運動而且時尚,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們的需求,前臉也有着非常高的辨識度,封閉式的中網、以藍色爲底色的豐田Logo以及右側的EV標識,都充分展示出其EV車型的身份。側面的線條非常流暢,低風阻輪圈也是動感十足。

內飾方面,C-HR EV 內飾的優勝之處是色彩的處理,相近材質、相近的顏色,在深淺搭配、形面結合、遞進變化上體現出了大廠功力。圍繞着駕駛者的中控佈局,同樣也是在營造年輕的概念。但與此同時,整個中控部分則顯得中規中矩,儀表盤和中控屏雖然都是全液晶的,但在功能承載上相對保守,使用起來非常容易上手。

配置方面,作爲TNGA平臺下的產物,C-HR EV同燃油版C-HR有着相同的配置待遇,尤其是安全配置。實際上,這兩年豐田推出的每一款TNGA新車,在安全這點上都可謂“喪心病狂”,比如售價10萬出頭的雷凌就已經全系標配8氣囊。而在C-HR EV上,高剛性GOA車身與全系10氣囊爲整車安全性提供極強的保障。此外,除了最低配的領先版之外,C-HREV還搭載了豐田最新一代TSS智行安全系統,其中,PCS防碰撞預警系統可以自動識別行人與非機動車,實現更加安全的駕駛;而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與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則讓C-HR EV實現L2級別自動駕駛。

動力和續航方面,C-HR EV採用了豐田新開發的三元鋰離子動力蓄電池,總容量爲54.3kWh,電機最大功率150kW、峯值扭矩300N·m,0-50km/h加速僅需3.4秒。另外,C-HR EV採用了與雷克薩斯同款的充電設備,50分鐘可從0%充至75%。同時,豐田還爲它配備了電池升溫系統和冷媒冷卻技術,確保低溫環境中爲電池升溫提高充電效率,高溫時冷媒冷卻保障電池穩定運行。

對於合資品牌而言,也許它們進入電動車市場的時間並不算早,甚至沒能享受到補貼紅利最高的那段時間,但這並不意味着市場就不需要合資品牌的電動車。在C-HR EV身上,我們看到它在整車設計、做工用料、操控表現上依然體現出日系合資車獨到的地方;而在駕駛、續航上,豐田一貫的高標準與高品質也伴隨其中。

隨着國內疫情局勢逐漸好轉,國家在政策與購車補貼方面也在鼓勵大家進行汽車消費,並且免購置稅和補貼等優惠政策也在一直繼續,對不少一線城市的朋友們來說,C-HR EV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選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