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1948年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开战前,原本定下来指挥作战的国军军事主官不是刘峙,而是白崇禧。但是出身桂系的白崇禧有自己如意算盘,临时变卦不到前线赴任。而国军的嫡系将领普遍不能打,比如陈诚、顾祝同、胡宗南、刘峙、蒋鼎文等人;比较能打的白崇禧、李宗仁、薛岳、傅作义、卫立煌、张发奎等又非中央军嫡系。如果陈诚有白崇禧的才干,国军也不会让刘峙指挥这场生死存亡的决战。白崇禧军事能力突出,杜聿明虽然也有军事才干,但是比白崇禧还是有差距。这是张发奎的评价。而陈诚是比较清廉的,但军事指挥上没看到什么突出的地方,尤其指挥大兵团作战,又远不如杜聿明。最后替代刘峙指挥的是杜聿明,那么假设1948年淮海战役,白崇禧接受了国军指挥权,徐蚌战局可能会如何演变呢?
首先,白崇禧不是神,他来指挥淮海战役,胜率也不大。但有一点可以预见,那就是国军的伤亡有可能会小得多。从解放军方面的战略部署,华野粟司令原本打算夺取两淮和海州,然后一部于宿迁附近围点打援。但何基沣和陈克侠的起义让我军获得了新的战机,于是下粟司令先围歼黄百韬兵团。就在这时,国军欲执行守江必守淮的战略,让李延年放弃海州西撤,粟司令也知道国军的战略计划,于是很坚决地阻止国军南撤,迫使国军在徐州一带决战。那么白崇禧来指挥他该如何处置?如果南撤之路被封死他是救黄百韬兵团呢,还是像杜聿明最初设想的那样用围魏救赵之计,派大部主力包围中野刘伯承部?以白崇禧的用兵风格必然选择后者。他和杜聿明的区别在于,杜聿明的出身决定了时刻受制于国军高层,而白崇禧一般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当然,这样华野也未必不能出个先手,把白派出的主力反包围,但白部的前景比南撤要好一些。
第三,如果白崇禧来指挥,黄百韬不好说,但黄维兵团不至于被围,邱李孙的徐州集团很可能也不会被围。再加上李延年、刘汝明、 宋希濂等兵团,南北对进,接出徐州主力是有希望的,这些部队退守长江防线,理论上可保一半。白崇禧用兵确实有可取之处,让他全权指挥,不一定会输得那么干净,但也难以取胜。不管怎样,国军最终全线败退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只是时间的早晚,这早已不是单纯的军事技术所决定的问题,无论民心、经济、士气,国军在1948年末这个节点已经无力回天。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