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對我國百姓的傷害,只有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才更懂。即便現在的國人對日本的敵意依然強烈,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仍然不得不購買使用日貨,如今街上隨處可見的日產汽車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過,對於經歷過抗戰的那一代國人而言,抵制日本則是一輩子的事。正如張靈甫的妻子王玉齡,燃盡一生和日本抗爭到了最後。

準確來說,王玉齡應該是張靈甫第三任妻子。而張靈甫第二任妻子吳海蘭,在1935年被他槍殺。能頂着如此巨大的壓力嫁給抗日名將張靈甫,足見王玉齡的過人之處。


事實上,王玉齡並不缺乏追求者,她出生於長沙一富商人家,家大業大,是從小養尊處優的富家小姐,加上面容姣好,還未成年時,上門提親的人便以絡繹不絕。

但王玉齡全都看不上婉拒了,直到1945年,17歲的王玉齡對42歲的張靈甫一見鍾情。在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的見證下,兩人步入婚姻殿堂。


婚後兩人生活頗爲幸福,纔過去1年,王玉齡便爲張靈甫生下了一個兒子。然而,誰能想到這段婚姻僅維持了兩年時間。後來解放戰爭爆發,張靈甫離開家庭奔赴前線,而這一走,便是永別。1947年,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戰死,留下了王玉齡母子2人孤苦伶仃。

張靈甫的突然離世無疑給了王玉齡沉重一擊,而這一年,她才19歲。不過她很快振作起來,收拾好東西帶着兒子一起去了臺灣。1952年,深知自己還能有所作爲的王玉齡將兒子扔給母親後,獨自一人前往美國留學,在紐約大學就讀財會專業。


由於張靈甫倉促離世,並沒有給王玉齡留下什麼遺產。她在美國的日子相當清苦,基本上是上午做文祕工作養活自己,下午和晚上就上大學聽課。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4年,直到她大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美國航空公司,生活纔算穩定下來。

因爲一直還年輕,在美國的日子裏,王玉齡沒少被單身男士追求。然而,王玉齡的心裏似乎除了張靈甫,再也裝不下其他人。她拒絕了所有的求愛,一直到今天,仍在爲張靈甫守寡。


除此之外,因爲亡夫曾是抗日名將,自己又經歷過抗日戰爭。多年來,她對日本人的憎恨並沒有隨時間沖淡。不管在美國還是國內,一生都沒有購買過日貨。

1973年,由於王玉齡母親年事已高,對故土的思念日愈濃厚。再加上當時周總理瞭解到王玉齡一家的情況,便主動邀請王玉齡落葉歸根,回到祖國。王玉齡也欣然前往,從此在上海定居。


在2003年那會,王玉齡還給張靈甫立了一座衣冠冢,面對記者採訪,提起亡夫時,王玉齡依然會動情落淚。看來,這麼多年王玉齡還是沒有忘記張靈甫,也難怪她始終孑然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那會,我國曾有一個劇組想要拍攝張靈甫的傳奇人生,而劇中的王玉齡則是由趙薇飾演。由於在2001年,趙薇公然將帶有日本軍旗圖案的服裝穿在身上,導致國內輿論一片譁然。王玉齡知道此事後,公開表示反對趙薇飾演自己。迫於多方壓力下,劇組最後將趙薇換成了另一位女演員史蘭芽。


從王玉齡身上,不難看出經歷過抗戰那一代國人對日本的痛恨。他們是日本侵華戰爭的直接受害者,仇恨如此強烈再正常不過。而這份仇恨,同樣也是促進國人自強的堅定力量。


但隨着歲月的流逝,這一代國人也離我們逐漸遠去,與之淡化的還有這份家仇國恨。試問多年以後,誰又能義憤填膺地說,我這輩子絕不購買日貨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