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聊这个话题前,兜妈先在网上搜了两个案例:

2015年,广西陆川县的一对小夫妻被自己56岁的妈妈告上法庭,老人杨金美要求儿子儿媳支付她两年带娃期间为两个孙女所支出的33600元“带娃费”。

老人表示,儿子儿媳对孩子极不耐烦,天天手机不离手,什么事情都甩给自己,孩子的花销全由自己一个人承包。最终,陆川县法院判决老人的儿子儿媳支付老人24000元“带娃费。”

无独有偶,2017年,山东淄博一对老人也将自己的儿子儿媳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支付10000元“带娃费”,同样获得法院支持。

看到这里,不少人会觉得这两位老人的举动多少有点过分了吧,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老人带娃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有的老人甚至贴钱去儿女家里服务,不仅一分钱不要,连杂七杂八的费用也一并承包了。

现如今,很多宝妈和宝爸都是双职工,如果请保姆来照顾娃,不仅费用高还不放心,所以“放心又实惠”的老人成了带娃的主力大军。

那么老人带娃到底应该“无偿”还是“有偿”呢?如果有偿,给多少钱合适呢?

面对这个困住许多夫妻的世纪大难题,兜妈截取了部分网友的观点,让我们看看过来人都是怎么说的:

@小木木:肯定是要给的啊,平时又要买菜又要带孩子,很辛苦的,而且花钱的地方也不会少,老人来带孩子都是心疼我们,也真心爱孙辈,不然干嘛舍弃老家快活的日子来城里找罪受?跳跳广场舞,打打麻将不香吗?

@张三疯子:我给,但他们不要,其实1000块钱也就刚够买菜,但我家老人很开明,觉得我们都不容易,有时候还会补贴我们。

@花落:我觉得要给,但给多少要看他们有没有退休金,如果长辈的退休金足够生活,甚至比我们年轻人工资还高,我觉得适当给一点,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但如果老人没有工作,那肯定要满足他们的日常花销。

@醉9:我觉得可以适当给一点,但不能太多,毕竟年轻人压力也很大,工资还了车贷房贷就没什么剩余了,而且平常的日用品、柴米油盐什么的都是我们买,周末又经常带公婆到外面吃,所以表表心意就可以了。

@张月亮:说起来很惭愧,我不仅没给过,还经常要父母倒贴,但没办法,我和老公工资都不高,孩子幼儿园、兴趣班啥的都是大头,家里要是没有老人帮衬,我们真的是压力山大啊……

@燕南飞:这么说吧:带孩子最起码的生活费得给!但是要说每个月给几千块钱的工资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不可能,因为给老人带孩子本来就是为了打工挣钱,如果把一个人的工资都给出去了,那还不如自己带!

@烦恼的晴天天:老人带孩子肯定要给钱,作为父母只有养大自己儿女的责任与义务,没有替儿女再养孩子的义务,不管是不是独生子,我的老公是独生子,公婆退休后没事过来帮我们带孩子,每个月我们都给钱,时不时还买点礼物,我们休假的时候,也会让老人出去旅游,放松一下,毕竟孩子是我们自己的,要常怀感恩之心。

综合来看,大部分网友都表示老人带娃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让老人带娃,就应结合家里的实际情况给老人支付一定的“辛苦费”。

兜妈认为,不管夫妻俩收入是高是低,都应该适当地给老人一些生活费,因为隔代带娃不是义务,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没有理由再去替子女承担养育第三代的责任,而且孩子的抚养人是爸爸妈妈,所以无论是从人力和财力上来说都应由我们来承担。

当然,如果父母坚决不肯收下这份心意,我们就更要懂得感恩与珍惜,平常多带他们出去下顿馆子,买件新衣服,一家人一起旅旅游……用生活中的点滴爱意去回报长辈们的辛劳付出。

毕竟,是他们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和正常社交才换来了我们无后顾之忧的幸福生活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