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按後一種結構方式理解,那麼第七、八句中的“塞”字、“屈”字就十分重要——在國難當頭的日子裏,曹將軍本來可以成爲一位帶病殺敵的良將,卻只能作一名教導諸生、掌管課試的教授,這中間有對曹將軍文章經術的褒獎,又有對其不得任用的惋惜,自然還爲下文的描寫作了鋪墊。“未及文化成”到“西極安屼嵲”爲第二段,寫曹將軍在同慶、階州一帶戰鬥中的不凡身手和赫赫戰功,照應首句的“精悍姿”。

原標題:宋詩鑑賞-曹將軍(安如山)

將軍精悍姿,齒齒碎鐵石。

在昔童稚中,但聞飽經術。

縱橫騁柔翰,丹雘間金碧。

有司塞明昭,敝邑屈詞伯。

芹香春水生,冠玉侍重席。

脫略章句陋,搜抉窮理窟。

未及文化成,其如王土窄!

丈夫報主怨,豈必蒙清秩。

蒼然請去位,滿面秋栗烈。

糾合熊虎羣,旌旆揚廣陌。

正當摩厲間,一鼓拔勁敵。

屯兵沔水源,千里斧截截。

浩蕩排煙旻,西極安屼嵲。

奈何國無人,腐儒秉旄鉞。

賞予入私門,金湯授盜賊。

公時奮臂爭,反遭獻玉刖。

三軍視馬首,痛哭下天壁。

功成坐齟齬,憤怒須插戟。

中宵拔劍起,肅肅整勁翮。

吐氣風雲生,搴旗陷堅列。

貫穿死生地,蹀血天地黑。

勢雖衆寡懸,形未雌雄決。

路窮斷首尾,衆盡乃手格。

豈知龍虎逝,黯淡山川色。

百萬尚震驚,嗚呼死諸葛。

長城但自壞,千古痛稠結。

肉食無遠謀,野史有直筆。

酒酣歌節士,皛皛霜月白。

註釋

柔翰:毛筆。

丹雘:油漆用的紅色顏料。

重席:古代的坐席,以多寡分尊卑。因而重席指被人尊敬的人。

旌旆:泛指旗幟。

截截:這裏是鮮明的意思。

屼嵲:山高聳貌。

獻玉刖:指卞和獻玉反遭刖刑的故事。

皛皛:潔白明亮貌。

賞析

《曹將軍》是南宋詩人安如山的作品,是一篇以詩歌的形式爲其友曹友聞所作的傳記,同時也是一首英雄主義的頌歌,表達了詩人對曹將軍的忠勇之氣的讚揚。

這首詩分爲四段,從開頭到“搜抉窮理窟”爲一段,寫曹將軍,即曹友聞同元軍交手以前的生活。這一段的結構十分巧妙。從時間、經歷着眼,其每六句各成一層:前一層寫步入仕途之前,後一層寫從政以後。但另換一個角度看,則第一、二句與其下十句各成整體:前兩句寫曹將軍的武將風貌,後十句寫他的學問文章。若按後一種結構方式理解,那麼第七、八句中的“塞”字、“屈”字就十分重要——在國難當頭的日子裏,曹將軍本來可以成爲一位帶病殺敵的良將,卻只能作一名教導諸生、掌管課試的教授,這中間有對曹將軍文章經術的褒獎,又有對其不得任用的惋惜,自然還爲下文的描寫作了鋪墊。

“未及文化成”到“西極安屼嵲”爲第二段,寫曹將軍在同慶、階州一帶戰鬥中的不凡身手和赫赫戰功,照應首句的“精悍姿”。這一段拋開具體戰役,而以高度概括的筆觸突出曹將軍的種種品質,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爲國盡忠、不圖名利,韜略在胸、指揮若定,威風凜凜、善於克敵制勝的指揮官形象。具體描寫中有肖像(“滿面”句),有議論(“丈夫”兩句);有戰前的切磋(“正當”句),有戰時的場面(“糾合”兩句),也有休戰時的軍容(“千里”句);有關於勝利的描寫 (“一鼓”句),還有對勝利後形勢的展望(“浩蕩”兩句);寫得充實整煉而又極盡變化,深得詩歌敘事之三昧。

“奈何國無人”至“千古痛稠結”爲第三段,詳寫大安之戰與曹將軍的壯烈犧牲。這一段在敘事將終之際,在主人公犧牲以後,詩篇改用飽含感情的寫法,很能打動讀者。

“肉食無遠謀”一下四句爲第四段,這一段用議論的方式結束全篇,詩人既抒發感想,又表明寫作意圖,是敘事詩的結尾法。末二句一方面用酒酣作歌、仰首望天稍稍鬆弛氣氛,一方面又讓讀者在掩卷之後進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境地。

這首詩雖篇幅不甚長,但能在二百八十字中概括了主人公的一生,並且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既完整又豐滿,這在宋人的敘事詩中是罕見的。

——>視頻專輯:唐詩經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