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惟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大如鬥,不成一事只空枝。”

宋朝《王曙》詩一首

小滿時節,漸漸走向夏天的瓜果的成熟。枇杷金燦杏子黃,太陽行經黃經60度,此時夏花明麗,有石榴紅,凌霄花,荷花在水中,彷彿一切悠然得很,但總感到些許寂寞。因爲這個時候的風是薰風,雨是暖雨,花朵大樣,瓜果肥碩,總像是少了點什麼。讓人到底惦記青澀的春天。

正當慵懶而茫然時,棗花卻一樹樹開了,讓人忽然感到,哦,缺的是棗花啊!

棗花是一種另類之美。紅白粉紫,這是百花顏色,但是棗花卻是細碎的黃綠色。且每朵花有倔強小五瓣,彷彿小釘子密密釘在枝上,清新卻不嬌氣。這是夏天裏遲來的春天,這密密靡靡的小黃綠,不是趕着春天的尾巴而來,是倔強的小姑娘一針一線繡着春衣,由於要求太完美,結果遲到了夏天。

但是當她鋪展開來,你不由驚歎,這是重工刺繡呀,那清新黃綠,扶搖細密,是夏天裏的春景,讓人忘了暑熱。那花獨有青的新蜜氣,彷彿是藏久的春天,讓你驀然回味。

古人言語短,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花。也虧得他們會提煉字句,開時靡靡,落時簌簌。靡靡是一種小而美又壯觀,簌簌是一種如春雨落地有聲的清涼,棗花雖小,然而靡靡簌簌皆有分量。

“香落衣巾靡靡中,花垂碧澗不流冬。”宋朝董嗣杲《棗花》,這是夏天的黃金雪,綴滿棗花的枝頭,在山谷流水邊開落。

古代對棗是非常崇拜的。因爲原始的棗樹長在山野,它和桃樹一樣提供果實,也給人悠久神仙的聯想。那些神仙,喫特殊地方的棗,可以長生不死。在深山裏迷路的人,看見了巨大的棗樹,喫幾顆就飽了,不覺得餓,後來才知道他們進入了仙境。

棗一部分成爲農民的食用經濟樹木,一部分成爲了道家的方藥以及中醫的藥材。

棗樹有特殊的植物特性,比如在夏天開花,花朵細密,隨即結果,果實累累,成熟的果實多膏而甜蜜,可以當糧食解饑荒,而且強身益氣,怎不叫靠土地喫飯的農民歡喜?

棗意味着多子,棗能益血,給女子喫,養出身心健康,好顏色,“棗子”寓意早生貴子。

而棗花,如今還用作農村的人名。願你如棗花細碎美麗,有着富裕的未來。

如今許多人沒有見過棗花,自然也就不知道棗花的漂亮。但是在宋朝,女孩子的金手鐲上,最美麗的花朵不是龍鳳牡丹,卻恰恰是這種五瓣清新的有棱角感的棗花。

“月欞疏影照嬋娟,閒臨小玉盤。棗花金釧出纖纖,棋聲敲夜寒。”宋朝周紫芝阮郎歸。

在這夏天的夜晚,月亮圓圓,女孩子伸出手下棋,那金色的手鐲上,在月光裏閃耀的是明明滅滅的棗花花紋。

宋朝在生活起居上,追求細緻的小而美。棗花本來就是金黃或黃綠色,女孩子的手上不會帶寬大的鐲子,細碎的棗花正符合小少女的清新,又顯得黃金不俗氣,這是紅樓夢一樣的富貴無聲。

棗花金釧小巧,襯托女孩子手臂潔白,離開了戀人的秦觀,記得最深的,就是牽着戀人的手,她手上細細棗花金釧。

“棗花金釧約柔荑,昔曾攜,事難期。”想必棗花鐲子是他們的定情物,願兩個人能成眷屬。只是夜長夢多,好事多磨。那戴着棗花鐲子的玉手成了他難以忘懷的美麗。

所以棗花並不低賤,它總是以一種無聲的高貴存在。

”堪笑牡丹大如鬥,不成一事只空枝。”

有人說,棗花小,不堪做詠,但顯然這首詩頗冷峻。“棗花至小能成實。”人家棗花小,是會安排生活,你牡丹大有什麼用,開過就過了,棗花是經營生活之花,人家的甜蜜在後頭呢!

所以連棗花落都是可喜。這小小的固執的花朵,用特有的芬芳吸引着蜂蝶,又用淡雅的顏色保護自己。幾乎每朵花都能結果實。棗花落意味着開始結果。

所以蘇軾”簌簌衣巾落棗花“,倒是一種自然歡喜,沒有流年之嘆,因爲又有一個豐收成林在望。

於是在清新的棗花開落裏,夏天變得不再慵懶,所有的結果要從細緻用心來。

棗花成爲夏天的清新勵志花。

初衣勝雪,爲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