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孤姿妍外淨,幽馥暑中寒。有朵篸瓶子,無風忽瓶端,如何山谷老,只爲賦山礬。”

宋朝楊萬里《梔子花》

一句梔子花開,不僅是初夏時節的如雪清涼,更是記憶裏滿滿的素顏青春。

簪花的習俗早已式微。時代的變遷早讓女子的髮髻剪短,男人不蓄長髮,又物質寒苦,風氣嚴謹的時代,女子身上稍微鮮豔一點的色彩都會被抵制,古風與爛漫大抵是戲臺上的故事,看客默默。然而哪怕極嚴肅的時代,都不能杜絕梔子花在頭髮在衣襟上淡雅的美麗。

那學生時代再嚴厲的老師和父母也不會奪下你手中的梔子花,再古板的丈夫也不會拒絕枕邊一縷雪香,再老邁的婦人老叟,身上或者手帕裏也會有梔子花。梔子花從來就是一個奇蹟,它從來就是我們夏天的生活,從來不曾改變。

你所記得的青春也許並沒有其他的花朵,但一定會有梔子花。它在你的髮梢,它在你書架邊,它作爲夏天的禮物,莊重卻不沉重,輕盈卻隨意。送朵梔子花給哥哥或男同學,並不會讓人過分聯想。但是回憶起來,有梔子花的青春纔是青春呀。

梔子花是夏天的雪。如果此地沒有冰,沒有下雨,一朵或者一盆梔子就有清涼如雪的妙用,它雪寒一樣的香氣如泉水進入你的肺腑,滌盪胸中暑垢,你呼吸呼吸再呼吸,神清氣爽豁然開朗。這世上居然會有這麼奇妙的花,開在盛夏。

“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都說錦樣年華,但是許多人的夏天是脂粉全無的素顏,和悶頭讀書的歲月。雪白梔子花照應的青春和梔子花一樣是雪樣年華。天的酷熱深綠,更顯得梔子花的雪白芬芳和青春的心地無暇吧。

說梔子花是夏雪,那是天上降給人間的禮物和天花。我們知道許多花卉都是五瓣,但獨有梔子花和雪花一樣,是六瓣。這是天上的雪在人間。

”六出臺成一寸心。“那六瓣花朵,在微風中旋轉的打開,那是長在樹梢的蓮花,那是落在人間旱地的雪,是奉獻,是慈悲,是結緣還是還願?

“銀盤裏許佇金簪。”那明黃的金子一樣的心,是它醞釀了多久的深情和慈悲,等待着最熱的時候送給最需要的你?

梔子花是中國民間的花朵,它的存在遠在秦漢之前,或者從來就沒有遠離逐水草而居的先民,先是果實可以瀉火解毒清熱,果實可以做染料,讓人們有衣服抵擋風雨和外界,然後是花。

女孩子最淳樸,也最沒有安全感,當然也最慈悲。梁朝劉令嫺,用手帕包了梔子花給閨蜜謝娘,“兩葉雖爲贈,交情永未因,同心何處切,梔子最關人。”

我想着當時的謝娘一定是病了。夏天中暑,卻也人心孤寂。美麗的閨蜜給了她梔子花,送了這首詩,人心最怕夏天裏如雪寒,但還好,有梔子花開,有閨蜜說,叨在同世,我們一樣。梔子花與梔子花香,是人間樸素的珍貴的友誼。一縷花香,打通了沉浮在水深火熱的孤獨心。梔子花香最切心。

在戀愛中的男人,見到什麼都有情。唐朝的羅虯瘋狂的愛上了小紅,那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朝也思暮也想。明明梔子花是閨蜜之花,當然情人之間,連隔壁家的水都是自己的情誼,他毫不客氣拿來用。

”梔子同心裛露垂,折來深恐沒人知。

花前醉客頻相問,不贈紅兒贈阿誰?”唐朝羅虯《比紅兒詩》

這個羅虯可是嘴巴不關風,他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半夜裏摘花是送給心上人,他故意地把摘好的花堆在朋友面前。按道理酒桌上一人一朵不就行了。可這傢伙賣關子,順帶也出賣了女孩。你們都沒有分,我只給紅兒。他的同心是戀人的癡狂,我已經想到他們朋友的爆笑了。哦,那是給紅兒的,我們沒份呀。

雖然這首詩看起來是如此的豔,大有唐突梔子花的美,但看在他一份狂熱,留下唐朝戀愛男子的生動蠢樣,這首詩也頗可一讀。但願那個美女紅兒,千萬別動心,話說會寫情詩的男人大抵靠不住,收下花,認真送給閨蜜纔是正事!

普通的百姓庭院家,牡丹嬌氣難,薔薇此時開謝。梔子花此時依靠着牆邊水畔,驀然給你送的香氣。

“金鴨香消夏日長,拋書高臥北窗涼。

晚來驟雨山頭過,梔子花開滿院香。”明朝豐坊《梔子花題畫》

這首詩很有“風動薔薇一架香”的唐韻,但是到了明朝之後,梔子花成爲家常的花朵,且梔子花的香氣比薔薇更加的濃郁,更加的消暑,無論香色更加家常動人。梔子花開滿院香,那是夏天的大清涼與小滿足。

在宋朝之後,梔子花上升成爲佛花。其實這也很有道理,如此純淨的花朵,如此襲人的香氣,如何在世上人心多變,不足讓你執着,你不如將梔子花一樣的夏心供奉在另一處高岸永恆的地方。

然而我究竟喜歡人世間的梔子花,與友情與愛情皆是,至少在短暫的生涯裏,我願如此身在火熱,心是初心,心香與你!

初衣勝雪,爲你解讀古典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