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那之後有六百多個孩子參與了實驗,但是這些孩子生活在什麼家庭,父母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成長階段就讀什麼學校都沒有納入研究範圍。相信不少家長都聽說過斯坦福大學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不少家長就是因爲這個實驗入了逼迫孩子“延遲滿足”的坑。

有一次帶蛋蛋去超市,在零食架前,蛋蛋照例選擇了三款零食作爲一星期的解饞口糧。

突然旁邊就來了一位小姑娘,想買果凍和巧克力,她媽媽非常堅決的表示“一樣都不給買”,女孩子抱着零食坐在地上就哇哇大哭,她媽媽站在旁邊依然無動於衷。

這讓我想到了近幾年很是流行的教育方法——“延遲滿足法”。

這種方法旨在讓孩子有很強的自控力,也就是說更能“忍”,但是這樣極端的做法真的好嗎?

今天蛋蛋媽就來給大家說一說。

“延遲滿足”教育早已被推翻

相信不少家長都聽說過斯坦福大學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不少家長就是因爲這個實驗入了逼迫孩子“延遲滿足”的坑。

這個1968年開始由著名心理學家米歇爾發起的實驗,觀察了孩子四十三年後,得出了“延遲滿足”能使孩子更優秀的結論。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實驗。

當年參與實驗的32個孩子,最小的3歲,最大的5歲,家庭環境,教育背景全然不得而知。

實驗中研究人員將每個孩子單獨放在一個有“棉花糖”的房間裏,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你能堅持十五分鐘不喫,那我回來的時候,將會再給你帶一份棉花糖來。”

實驗最後,只有20%左右的孩子堅持等到了雙份獎勵,也就是他們中的6~7個孩子。

在對這些孩子進行成長觀察的過程中,發現那20%的孩子比其他人都要成功,所以證明“延遲滿足”的孩子更優秀。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個實驗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存在的問題不小。

雖然那之後有六百多個孩子參與了實驗,但是這些孩子生活在什麼家庭,父母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成長階段就讀什麼學校都沒有納入研究範圍。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影響因素很多,單純的把“延遲滿足”大法當做制勝寶典是萬萬不可取的。

而且這個上個世紀的實驗早在去年五月就被加州大學和紐約大學的兩位著名心理學家推翻。

在新的實驗中,兩位心理學家得出結論:

“孩子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取決於延遲滿足的能力,而是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

這三種家庭的孩子,長大更優秀

那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其實只要做到下面這三點,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有儀式感的家庭

儀式感有多重要?

記得童話《小王子》中這樣說過:

“儀式感的存在,是它讓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每個孩子都需要在某些時候感受到這樣的不同,這對他們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一個有儀式感的家庭也是敢給愛的家庭,被愛餵飽的孩子又怎麼能不優秀呢?

愛學習的家庭

很多家長會問我:“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其實,孩子對學習的牴觸大多數時候是因爲家長沒有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推翻“棉花糖”實驗之前,有人專門對實驗對象的家庭背景做了深入研究,發現那些成功的孩子大多出自精英家庭。

家裏不僅經濟條件不錯,父母的教育程度也偏高。

所以孩子優不優秀和家庭的學習氛圍關係實在太大了,你看,我們就從沒聽過哪個科學家或是作家的孩子不愛讀書的。

一旦家庭中養成愛學習,愛讀書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會變得熱愛閱讀。

懂得自控的家庭

給“延遲滿足”換個說法,其實是要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只是在演變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滿足家長控制慾的法寶。

其實不需要極端的逼迫孩子“延遲滿足”,家長只要做到自己信守承諾懂得自控,那麼孩子有樣學樣自然就學會了如何自制。

就像開頭給大家說的蛋蛋選零食的事情一樣,除了零食,平時蛋蛋在家裏也十分自律:

看動畫片每半個小時就會自己休息20分鐘;

和爸爸玩遊戲前,會先把“作業”完成;

中午和晚上自覺的上牀睡覺......

很多寶媽向我討教方法,我都會說首先家長要自控。

最後給大家說一個故事吧。

一個男孩過生日的時候,非常想要一套樂高玩具,哀求了父母很久,卻只得到一個回覆:“你現在還沒有收入,等你工作了自己掙錢買!”

下面有一個評論讓我印象深刻:“工作以後買來的樂高,和小時候得到的玩具,還能是同樣的快樂嗎?”

所以別再用所謂的“延遲滿足”去剝奪孩子童年的快樂了,孩子成功與否和家庭的關係更大。

家長的行爲裏,藏着孩子未來。

與其去研究怎麼才能孩子更會“忍”,不如從家庭的氛圍入手,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相關文章